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十輩相守譽存民間:官會響鑼

2014/8/14 10:38:59 點擊數: 【字體:

    官會響鑼是河南省項城市官會鎮傳統的民間舞蹈,也是迄今為止在全國發現的唯一一個以鑼為道具的舞蹈, 填補了我國舞蹈文化中缺少鑼舞的空白,官會響鑼在當地影響極大,是群眾喜愛的傳統民間文藝形式,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官會響鑼歷史悠久,其產地在項城市的東南部,據說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間,僅官會鎮馬氏一家就祖傳十輩之多,距今已有三百年左右的歷史。
  
    官會鎮位于今項城市南部,距離縣城二三十公里,原名荒蕪店,據載當時民謠稱“有女不嫁荒蕪坡,莊稼少,槐草多,曬黃頭發漚爛腳”。傳說清朝乾隆年間,皇帝下江南體察民情,安徽、河南、山東一帶的官員到此迎接。當地有個很有名氣的秀才叫王子由,把鑼和舞連到一起編排響鑼舞作為民間活動來歡迎乾隆皇帝,得到了老百姓和官員們的支持和認可。
  
    至此響會鑼舞代代相傳,流傳至今,荒蕪店也因當時百官相聚改名為官會鎮。
  
    據介紹,官會鎮民間文化資源豐厚,官會響鑼被列為全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官會響鑼的基礎上改編的“官會鑼龍”曾獲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河南省“金鼎獎”。
  
    傳統的《官會響鑼》打擊樂只有鑼,其打法有“七點鑼”(即節奏為四慢三快)、“九點鑼”、“十二點鑼”、“十六點鑼”、“二十四點鑼”等。傳統的表演形式有“二郎擔山”、“獅子滾繡球”、“天女散花”、“寇準背靴”、“青蛙啃泥”等多種套路。具有獨特的表演程式及演奏技巧。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2007-02-1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