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水三進開封
2014/7/23 10:09:0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周海水三進開封,總算沒有白辛苦,在醒豫舞臺連唱了幾個月的好戲。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三進開封帶領的豫西調演員中,取得巨大成功、引起巨大轟動的,居然是年僅13歲的“二流演員”常香玉。
正當陳素真壞嗓息演和赴北京學藝期間,一個女孩子從豫西山溝來到開封。來時,她還是名字不上戲報未入流的龍套演員,離開時,她已經成為名滿省城的豫劇“三鼎甲”之一,日后更成長為豫劇的扛鼎人物。
她,就是豫劇大師常香玉。
1936年,常香玉和父母親跟隨班主周海水,離開鄭州長發戲院,來到省城開封,在醒豫舞臺演出。
周海水在豫劇界大名鼎鼎,是豫劇豫西調的代表人物之一。
1894年,周海水出生在滎陽韓村,自小愛戲,天資聰穎,看罷高臺演出,總能學得惟妙惟肖。11歲時,周海水到密縣入戲班學戲,先學丑角,后改須生,出科后很快就紅遍豫西各縣,和張同慶、張小乾、張福壽并稱為“一周三張”,被豫劇界譽為“須生泰斗”,代表當時豫西調的最高水平。
周海水的唱腔獨特,講究“三分唱、七分白”,念白時抑揚頓挫,唱腔則用豫西調的“下五音”,吐字清,腔調潤、噴口準確脆拔,富有力度,效果強烈。其表演絕技甚多,尤其是他的“氣死功”,表演瞬息之間“氣斷命絕”,堪稱是梨園一絕。
周海水不僅是個好演員,更是個好教師,好掌班,具有卓越的組織才能。在長期帶班演出中,周海水非常重視培養新人,生活上寬厚關愛,藝術上嚴格要求,名震豫劇界的“十八蘭”便出自他的門下。豫劇五大名旦中,除了崔蘭田出自他的名下外,常香玉和馬金鳳也都受過他的教益。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周海水曾三進開封:第一次是因對鼓師禮儀不周,在臺上被鬧了個“丟人”,只好悄悄離開省城。10年后,1935年,周海水已經是名滿豫西的掌班,帶著一批演員二進開封,與祥符調名演員孫蘭芳合作,在同樂舞臺演出一個月,贏得一些觀眾好評。
經過精心準備,1936年,周海水帶領著名須生張同慶和男旦燕長庚、周銀聚、翟燕身,以及女旦湯蘭香、蘇蘭芬、蘇蘭芳等大批演員,第三次來到豫劇大本營開封。
張同慶號稱“豫西三張”之首,嗓音寬厚洪亮,雄渾爽朗,高腔大口,氣足腔飽,豪放壯美,白口鏗鏘有力,抑揚頓挫,聲韻自然流暢,感情色彩濃厚,不但唱腔好,而且扮相俊雅,功夫也很瀟灑。
有一次,張同慶在《闖帥府》中扮演趙匡胤,扮相英武氣派,功架端莊凝重,虎視耽耽,氣勢威嚴,把趙匡胤高度警惕的心態表演得活靈活現,居然把扮演曹杰的演員嚇得忘了臺詞。
燕長庚1895年出生在密縣,原名趙玉芳,母親再婚后改姓燕。燕長庚號稱豫西梆子的梅蘭芳,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名滿豫西的頭牌男旦演員,扮相俊美,工青衣,兼演閨門旦、花旦,唱腔圓潤飽滿,高雅大方,發音吐字真切清晰,表演端莊真摯,含蓄委婉。燕長庚還是一名好教師,李振西稱他是“豫西旦角行當的總師傅”。
翟燕身是洛陽老城人,1901年出生,父母早喪,常受叔伯虐待,10歲時離家到窩班學戲,立志成材。出科后到豫西各地搭班,主工花旦,唱腔甜美,表演灑脫,身段輕盈,飄然而至,被譽為“水上漂”、“豫西第一花旦”。
擁有這么強大的陣容,周海水對“豫劇大本營”開封的舞臺,是志在必得。
周海水三進開封,總算沒有白辛苦,在醒豫舞臺連唱了幾個月的好戲。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三進開封帶領的豫西調演員中,取得巨大成功、引起巨大轟動的,居然是年僅13歲的“二流演員”常香玉。
作者:樊城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議政網(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