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中國天然堿之都”河南桐柏:天然堿礦亟待開發

2013/3/14 10:34:19 點擊數: 【字體:

“中國天然堿之都”河南桐柏:天然堿礦亟待開發
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天然堿生產裝置。胡明 攝
 
    河南省桐柏縣有著“中國天然堿之都”(中國礦業協會授予)的美譽,因其巨大的市場前景和在世界制堿產業中獨特的戰略地位,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中國天然堿,也成了眾多企業涉足“掘金”的富礦。
 
    勘探表明,桐柏縣的天然堿總儲量達1.5億噸,遠景儲量三到五億噸,占全國天然堿儲量的80%,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原礦價值超過2000億元。
  
    天然堿是天然形成的碳酸鈉(Na2CO3)和碳酸氫鈉(NaHCO3)的固體混合物,是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碳酸鈉又名純堿,碳酸氫納又名小蘇 打,主要用于食品、玻璃、肥皂、洗滌劑等日用品的加工以及造紙、紡織、制革等工業。中國純堿一般是采用氨堿法和聯堿法工藝,以食鹽(NaCl)為原料生產 的粉狀碳酸鈉,用這兩種方法生產的純堿統稱合成堿。
  
    以天然堿加工的重質純堿與合成堿不同,它呈顆粒狀,堆積密度比粉狀密度大,具有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純度高、白度好、顆粒大等優點,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精尖行業的鋼化、防彈玻璃的必需原料。
  
    據資料記載,目前全世界發現天然堿礦的僅有美、法等少數幾個國家,其中以美國的綠河天然堿礦最有名。桐柏縣所處地質構造位于南襄盆地的泌陽凹陷和吳城凹陷區,是我國惟一的大型古代天然堿礦床。
  
    從1997年開始,桐柏縣依托天然堿資源的強大優勢,通過建立資源最優配置的導向體系,有效推進了天然堿產業的快速發展。桐柏縣先后從內蒙古、四川、浙江等地引資12.33億元,在礦產核心區域安棚鄉、吳城鎮、月河鎮建起了六家堿硝

    化工企業,年產重、輕質純堿118萬噸,初步探索出一條依靠優勢資源、聚集優勢企業、做大做優產業的路子,形成了以天然堿為主的產業集群,在推動地區經濟、集聚人才、解決就業、擴大出口、占領市場等方面體現出了非凡的活力。
  
    我國年純堿產量1400萬噸,其中95%為氨堿法、聯堿法生產的合成堿。采用這兩種傳統的制堿工藝,以鹽、煤為原料生產純堿,成本高、能耗大, 容易造成環境污染,是國際上正在淘汰的制堿工藝,發展后勁明顯不足。桐柏堿化工企業綜合采用了世界領先的倍半堿流程液相水合法生產工藝和深層壓裂連通溶采 等14項國際專利技術,成本低、能耗低、品質高、無污染,其生產成本比國內同類企業低50%,純堿利潤率達23%以上,位居全國制堿行業第一位。按照目前 的發展規劃和項目招商情況,預計到2015年全縣將完成項目總投資58.5億元,建成大中型堿化工企業30到40家,整個產業系列產品年產量將突破300 萬噸,年產值將達到200億元,利稅超35億元,出口創匯5000萬美元以上。屆時桐柏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堿化工基地和河南省工業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我國是個天然堿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全國天然堿儲量已探明的只有兩億噸,特大型天然堿礦床全國有三個,桐柏就占兩個。同時,我國天然堿企業多集 中在北方的內蒙古、青海等地,而市場需求多在東、南部,因此地處中原,連接京廣、焦枝、寧西鐵路的桐柏堿硝化工企業具備了靠近市場、貼近用戶的區位優勢, 有利于控制全國東、南部市場,便于出口創匯,搶占亞洲純堿市場,成為國內可以與美國爭奪亞洲純堿市場的主導力量。
  
    以天然堿為原料,低成本生產的質優價廉的化工產品,為相關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基礎原料和較大利潤空間,并能大力促進玻璃、印染、制藥、造 紙、橡膠、油化工等行業的發展。同時,發展天然堿產業,可直接拉動運輸、建筑、建材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年實現間接增效30億元以上,并帶動工業包裝、免燒 磚、水泥、輕化工等輔助行業的發展,推動地方工業結構的調整。此外,發展天然堿產業,還可促進社會就業。預計到“十一五”末,桐柏堿硝化工產業將建成產值 超億元大中型企業20家到30家,這些企業可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間接提供1.6萬個。

    為進一步加快堿化工產業的開發步伐,鼓勵和引導企業分別向產業鏈上下游的方向盤延伸,桐柏縣請中國天辰化工工程公司和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編制了 產業規劃。隨著熱電廠、鐵路貨運站、供水公司、物流公司等一批配套項目的陸續建設,四川眉山進出口公司、浙江國泰集團、杭州澤東化工有限公司、臨海勝興化 工集團、內蒙古博源投資管理公司、香港信弘控股公司、香港華星行有限公司、美國愛沃斯公司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及客商紛紛進入桐柏投資。目前,以天然堿 為原料的33個規劃產品中,已有16個項目陸續投入建設或達成合作意向,產業鏈條初見端倪。預計經過“十一五”的努力,到2010年全縣年產純堿150萬 噸、工業粗堿30萬噸、玻璃50萬噸、小蘇打20萬噸、燒堿20萬噸、洗衣粉20萬噸、工業洗滌劑50萬噸、硅酸鈉等其他化工產品20萬噸以上,養殖螺旋 藻200萬平方米,總產值將超過100億元,實現利稅超20億元。(聞有成)(【原標題】中國天然堿:亟待開發的富礦)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文時間:2006-4-2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