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宏是羅山最年輕的皮影戲傳承人,他今年37歲。

一大早,包久剛皮影團的演員就騎著摩托車出發了。

岳義成今年80歲,是最年長的皮影大師。

老人仍是皮影戲最忠實的觀眾。

馬開全的皮影團正在演出皮影戲。
每逢春季,正是羅山皮影戲在鄉間活躍的時候。3月中旬,記者追隨皮影團采訪,目睹了皮影藝人的風采和皮影戲在鄉村的魅力。
羅山縣周黨鎮龍鎮村羅洼組李世宏是當地最年輕的皮影藝人,他的訂戲電話一個接一個。從農歷正月十六至二十二,他的皮影團每天要演出兩場,其中有8場戲要到湖北演出。
靈山鎮85歲的黃桂蘭給重孫女辦滿月,請來了馬開全皮影團。這天,皮影團一大早就在黃桂蘭的家門前搭起了戲臺,鑼鼓敲起來,鞭炮放起來,頓時,黃氏門前好是熱鬧。
羅山縣皮影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她始于北宋景祐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余年歷史,是江淮地區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的民間劇種之一。
羅山皮影戲有著自身鮮明的藝術特色。她原生態地集民間音樂、舞蹈、戲曲、曲藝、手工藝、畫繪于一身,融豫南、鄂北、皖西文化風韻為一體,唱詞、道白具有豫 南民歌、民俗語言特點,音樂唱腔高亢、激昂,藝人表演戲路豐富,地方特色突出,兼具“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之韻味,在傳統皮影藝苑中獨樹一幟。
羅山皮影戲在群眾日常生活中影響廣泛,生孩子、升學、建房、民俗活動(廟會)都熱衷于請皮影藝人唱皮影戲。皮影團一般有5-6人組成,每天演出兩場,收入400~500元錢左右。演出期間,主家都很盛情,不僅為每位演員發香煙、肥皂、毛巾,還要管兩頓飯。
羅山現有皮影戲78擔箱(團),每班皮影戲在開場之前,都要燃放鞭炮,燒紙祭拜,演唱神戲,以祈求神靈保佑百姓幸福安康、百事興旺,從而順應民意,植根鄉間,流芳百世,備受歡迎。(王天定)(原標題:始于北宋 傳唱千年 羅山皮影唱紅鄉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