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陜縣獨具特色的天井窯院)
天井窯院,就是當地俗稱的地坑院,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并且直到今天河南陜縣的西張村鎮廟上村還
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住在這種類似窯洞的宅院里。
地坑院,顧名思義就是在地上挖個大坑,形成天井,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出洞穴作為住宅。這種住宅冬暖夏涼,是老百姓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特別是干旱少雨的情況和土質狀況創造出來的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形式,表現出先民們的智慧。
(河南陜縣獨具特色的天井窯院)
當然,建造一個類似地下四合院的地坑院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人們在建院之前往往先請當地的風水先生根據八卦來“定位”,要求“正窯后有靠山,前不蹬空”,確定正窯。正窯確定在八卦中的哪個方位的字上,就稱其為什么宅院。地坑院窯洞一般是偶數,如8孔、10孔等等。院內窯洞還分為主窯和下主窯,兩側為偏窯,主窯由長輩居住,偏窯“論資排輩”,也有的作為儲藏室。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們逐漸走出了地坑院,在地面上建造了房屋。雖然地坑院仍然大量存在甚至還在使用,但是今天的地坑院更多的已經成為歷史的、民俗的、文化的旅游資源,與當地的其他許多民俗民風一起,迎接著八方來客。(原標題:西線:豫西特色民居——天井窯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