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鞏義古民居中的窯洞情結

2013/7/30 12:21:11 點擊數: 【字體:


  4月中旬,鞏義市召開了一次鞏義民居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都是研究鞏義文化數十年的“文化名人”,提到鞏義的民居,他們有一個相同的觀點,那就是鞏義民居的窯洞特色。記者在鞏義近一個月的采訪,發現窯洞在古民居中無所不在,而且種類繁多。著名文物、古建筑專家羅哲文在看過豫西古民居典范窯洞式建筑“地坑院”后感嘆說,地坑院不但應該受到省級和國家級別的文物保護,甚至可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13萬年前,鞏義先民就已挖窯洞居住

  在古老民居中穿行,聽專家學者講述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一直困擾于“中華文明為什么會發源于河洛”這個問題。席彥召在鞏義文物部門工作了幾十年,對河洛文化研究非常深,他認為,中華文明發源于河洛,與包括鞏義在內的河洛地區位于黃土高原東端,便于先人“挖穴”居住有很大關系。13萬年前 ,先人們就開始在鞏義這片土地上挖窯洞生活了。

  洪溝舊石器遺址位于黃河和洛河交匯的內夾角地帶,是距今11萬至13萬年前的古人類活動遺址。在這個遺址中,發現了人工挖掘的土坑和土崖。

  這些土坑和土崖的作用,目前大多數專家認為是捕殺野生動物的陷阱,但也有專家認為一部分土坑極有可能是洪溝人居住的窯洞。

  席彥召說,在我們祖先洪溝人居住下來的時候,黃河還不是現在的樣子,但洛河已經初步形成,洪溝人從峻山走向平原,在這一片叢林荒草覆蓋的山丘上覓求野生的瓜果、鹿、豬,在水中捕捉魚、蛇、蝦、龜,并用木器在那些自然沖刷的黃土崖下,挖出無數個大小不等的原始窯洞,就是這些土窯洞,已比同時期的北京山頂洞人、陜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等進步了許多。

  鞏義古民居都帶有窯洞情結

  13萬年前的洪溝先人們創造了建窯洞技術,自此以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有了窯洞情結,在記者走訪的古民居中,無論是古村落,還是莊園,幾乎都有窯洞式建筑。

  據介紹,窯洞目前在鞏義也相當普遍,在古民居中,有許多接崖窯院,即在斷崖上挖洞,再在洞前蓋房或壘墻,形成院落。劉鎮華莊園、張祜莊園、泰茂莊園、杜甫故里都可見到這樣的窯院。

  走進康百萬莊園,禁不住贊嘆平房、樓房和窯洞之間的完美結合。整個莊園,平房連著高樓,高樓套著窯洞,勾勒出了一幅“巍山建窯洞、臨街建樓房、瀕河設碼頭、據險壘寨墻”的優美畫卷。

  位于鞏義市新中鎮的泰茂莊園可以說是窯洞群的典范。泰茂莊園始建于明朝末年,建成于清代咸豐年間,從陽泉河邊依山勢分七層修上山頂,每層建有九孔窯洞, 取“九九歸一”之意。每層是一個整體,又被分為三處,形成獨立的院落。上下七層之間,又通過院內的門樓層層相通。近看是一個個幽靜的農家窯院,遠看又是連成一體的高樓,氣勢宏偉,是一處遠近聞名的“無梁高樓”。

  劉鎮華莊園上院是主宅院,采用了窯上建窯,依次增高的風格,共建窯洞30孔,分三層。底層用紅石、青磚圈砌,堅固氣派。上層用青磚圈砌,明亮、舒適。頂層為炮臺碉堡,采用鋼筋水泥結構,可以明顯看出莊園的主人是20世紀初新興的軍閥貴族。

  劉鎮華莊園、張祜莊園、泰茂莊園、吳家山莊、張家大院……走訪完散落在鞏義各處的古老民居后,一個新的疑問開始在心中產生,按照這些莊園主人當時的財力,完全可以用磚石建房,而他們為什么還要在如此豪華的莊園中挖掘窯洞?康百萬莊園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李春曉說,鞏義古老民居主人的窯洞情結有很多種原因,首先中國堪輿學尊崇住宅背靠大山面朝河流,留存下來的鞏義古民居幾乎都嚴格遵守了這一俗規。先人們還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奉為做事原則,就地取材挖掘窯洞不僅節省了運輸建筑材料的成本,對自然也破壞最少,并且窯洞還具有冬暖夏涼的優點。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鄭州晚報(2009-04-2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