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公:林果飄香引客來
2013/7/30 17:38:2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有人說,走進內黃縣豆公鄉,猶如走進人間仙境、世外桃源,這里空氣清新,環境優美,令游客流連忘返。近年,每到桃花盛開的季節,游人就會紛至沓來。這不,剛剛落下帷幕的豆公鄉2008年桃花節就接待游客5萬余人。一位游客邊賞桃花邊對記者說:“我要是能在這里長期生活就好了,這環境多好啊!”
那么,是什么魅力讓游人對豆公如此情有獨鐘呢?一個偏僻的小鄉鎮又是靠什么讓自己的老百姓生活得如此安然、令人羨慕呢?
豆公鄉位于內黃縣城西17公里處,由衛河、洹河、湯河環抱。近年,該鄉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林果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林果業、木材加工業、生態旅游業三業一體、互動共生的經濟發展新路子,取得了明顯成效。全鄉現有經濟林3.9萬畝、用材林270余萬株,森林覆蓋率達70%,比全省、全國分別高出41和43.8個百分點,有“天然氧吧”、“豫北小江南”之稱,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林果特色鄉鎮”。去年,全國人大代表到內黃視察期間,盛贊豆公鄉是真正的“林果之鄉”。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在該鄉視察時說,豆公林果業確實很有特色。
社會化服務,鋪就林果富民之路
近年,豆公鄉黨委、鄉政府依托豐富的水利資源優勢,不斷調整種植結構,引進優良品種,推廣新型模式,使優質林果面積逐年增加,區域特色日趨明顯。在用材林發展上,他們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出臺優惠政策,推廣優質速生新品種,調動農民植樹造林的積極性。今年,他們緊緊抓住全省建設生態林業省的機遇,率先完成了20個行政村的309畝圍村林工程建設,補植、新植用材林木20萬株,全鄉用材林木累計達到270萬株,森林覆蓋率超過70%,農田林網控制率達到98%,為豆公構筑了一道天然綠色屏障。在經濟林發展上,他們引進新品種,示范新模式,逐步形成了萬畝無公害蘋果標準化生產基地和萬畝無公害大桃標準化生產基地。蘋果種植面積發展到1.7萬畝,以桃為主的優質小雜果種植面積發展到2.2萬畝。2007年年底,全鄉林果業產值實現1.86億元,農民直接來自林果業的收入達3700元。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安陽日報(200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