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洛寧縣爭創“中國書法之鄉”

2013/8/8 14:14:26 點擊數: 【字體:


  昨日,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聶成文帶領的考察組前往洛寧,對該縣創建“中國書法之鄉”相關工作進行考評。洛寧有望再添一張文化名片。 

  底氣,來源于深厚底蘊 

  相對于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一個地區的文化傳承絕非一朝一夕之事,而千百年積淀下來的文化底蘊,正是一個地區發展的重要基礎。 

  洛寧縣是中華民族最早活動的區域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標志中華文明淵源的“洛出書處”和“倉頡造字臺”、蘊涵著先民聰明才智的20多處“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無不像鑲嵌在竹鄉大地的一顆顆熠熠生輝的明珠。 

  被譽為中國書法藝術瑰寶的《瑯華館帖》,是“神筆”王鐸與其姻親兵部侍郎張鼎延書信往來之墨寶勒石,20世紀80年代在洛寧縣陳吳鄉新寨村出土。這12塊漢白玉碑刻被書法界視為珍品,是國家一級文物。 

  洛寧縣書法家協會主席王建濤表示,長期以來,洛寧人就有習書作畫、吟詩作文、著書立說的文化傳統。在書法方面,洛寧縣形成了一個有一定規模和較高水準的書法愛好者群體,現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3名、省書法家協會會員50名、市書法家協會會員120余名、縣書法家協會會員1100余名。 

  洛寧書法創作的群眾基礎之好,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全縣多數鄉鎮和縣直部門都成立有書法家協會,常年開展活動。從工人到農民,從教師到學生,重視書法、喜愛書法、練習書法蔚然成風,全縣形成了鄉鄉有書協分會、村村有書法愛好者的局面。 

  所有這些,讓洛寧縣創建“中國書法之鄉”底氣十足。 

  爭創,為了更好傳承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書法藝術,正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傳承品類之一。 

  有人問,書法之鄉這樣的稱號到底有什么用?洛寧縣上下形成共識:創建“中國書法之鄉”,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可以在提升該縣的影響力、知名度的同時,有效傳承河洛文化,從而推動文化發展繁榮。 

  2010年以來,洛寧縣把創建“中國書法之鄉”列為重要工作目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政府工作規劃,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動創建工作的開展。 

  如今,僅一個西山底鄉,就擁有省級和市級書協會員各7名。“書法已深入村民生活中,老百姓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練習書法正在變成一種文化時尚。”該鄉的農民書法愛好者王韶武如是說。 

  書法藝術,不僅要有歷史,還要普及和傳承。去年開始,該縣把書法教育納入全縣中小學教育范圍,全面推動書法教育進課堂。為此,教育部門給全縣中小學聘請了專職或兼職書法教師,中學每周不少于1節課,小學每周不少于2節課,書法教育成為學習的重要內容。 

  一年一度的綠竹風情節書法展、河洛金秋上戈蘋果采摘節書法展、千名師生臨帖展、農民工書法展,已成為洛寧縣的品牌文化活動。同時,該縣建立了書法獎勵機制,對在國家級書法作品展覽中獲獎者獎勵1萬元,入展者獎勵6000元;對在省級書法作品展覽中獲獎者獎勵3000元。隨著對書法藝術的日益重視,一批批精品不斷涌現。 

  既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書法家,又有一批正值創作鼎盛時期的中青年書法家,更有一批敢于探索的后起之秀,洛寧縣書法藝術隊伍逐漸壯大,創作熱情空前高漲,藝術氛圍更加濃厚。洛寧創建“中國書法之鄉”的腳步聲,鏗鏘有力。(作者 李東慧)(原標題:洛寧縣爭創“中國書法之鄉”)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網(2011-11-1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