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樂縣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倉頡文化節
2013/8/13 12:06:5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省文聯主辦,南樂縣委、縣政府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倉頡文化節,于11月13日在濮陽市南樂縣吳村倉頡陵廟文物景區隆重舉辦。以舉辦倉頡文化節為平臺,南樂縣產業集聚區引來了大批客商來此投資,文化節開幕當天,簽約項目16個,合同金額16.6億元。
上午9時,第二屆中國倉頡文化節開幕式正式舉行。首先是鳴放21響禮炮,之后依次是敬獻花籃、行上香禮、行奠酒禮、行施拜禮、恭讀祭文、高唱頌歌,祭拜儀式在莊重肅穆的氣氛中逐項進行。此時此刻,縈繞在所有在場的人心中的,是對造字圣人倉頡的無比景仰。
應邀參加本次盛會的嘉賓有:河南省人大副主任儲亞平,省政協副主席李英杰,原省人大副主任、省慈善總會會長張世軍,省政協經濟工作委員會主任林景順,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巡視員趙景書,省地方史志辦主任霍憲章,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郭公民,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趙茂軒,省移動公司副總經理楊冠強,三門峽市副市長周志遠,河南工學院正廳級巡視員薛志強,省豫劇二團表演藝術家賈廷聚,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副主席羅揚,中國民協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夏挽群,河南省文聯副主席何白鷗,北京大學教授陳連山,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曄原,中國電影藝術協會黨組書記許柏林,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陶立燔,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鄒明華,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教授常耀華,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牛鵬濤,韓國學者、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趙榮俊,河南省民協副主席、秘書長程健君,省民協副主席、鄭州市文聯主席鐘海濤,省民協副主席喬臺山,鄭州大學教授高天星、汪振軍,河南大學教授張生漢,鄭州輕工學院副院長、教授陳江風,聊城大學教授、民俗學家張憲昌,河南省書協副主席李強、云平、張高山等。
濮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海鷹,市人大副主任張悅華,市政協副主席王際元、市政協黨組副書記楊廣勤等出席了開幕式。與南樂縣周邊接壤的河北省魏縣、大名縣,山東省莘縣,以及我市五縣二區的有關領導也應邀參加了本屆文化節。
開幕式祭奠儀式結束后,各界來賓在南樂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整葺一新的倉頡廟陵區和南樂縣產業集聚區。
當日下午,參加本屆倉頡文化節的各地客商及專家學者分別參加了南樂縣情說明項目洽談會和學術研討會。晚上,河南電視臺第九頻道向與會嘉賓奉獻了一臺精彩的《歡樂中原行》文藝晚會。
據南樂縣副縣長李莉榮介紹,本次文化節,與2007年首屆倉頡文化節相比,在六個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祭典儀式上有新突破。在首屆文化節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了有關禮儀和程式,整個祭典儀式包括8個組成部分,分為盛世禮炮、敬獻花籃、行上香禮、行奠酒禮、行施拜禮、恭讀祭文、頌歌告祭、典禮告成。規范祭品、祭禮、祭器,增加祭服和三牲,高唱頌歌—《倉頡頌》,邀請國家級歌唱家領唱。
二是在舉辦層次上有新突破。首屆中國倉頡文化節主辦單位為中共南樂縣委、南樂縣人民政府,第二屆中國倉頡文化節,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省文聯作為主辦單位,中共南樂縣委、南樂縣人民政府具體承辦,這樣既擴大了影響面,邀請到的嘉賓也更加廣泛、更具代表性。
三是在學術研究上有新突破。11月12日晚,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的南樂縣“中國倉頡文化之鄉”和“中國倉頡文化研究中心”授牌儀式,在濮陽市區《水秀》國際大劇院舉行;13日下午,數十名國家級專家學者共聚南樂縣人大會堂,舉行“倉頡與漢字文明”學術研討會,會議成果將匯集成冊,以供研究借鑒。
四是在文化展示上有新突破;顒悠陂g,河南電視臺歡樂中原行欄目組將走進南樂。屆時,一臺獨具南樂特色的精品藝術展演,將讓與會嘉賓感受到南樂的文化魅力。
五是在經貿洽談上有新突破;顒悠陂g,將邀請北京、上海、廣東、福建等地客商和知名大企業、大財團人士蒞會,并考察我縣產業集聚區,舉行經貿洽談會,積極推介縣情,溝通對接,力爭簽約落地一批大的經貿項目。
六是在倉頡陵廟硬軟件上有新突破。實施了倉頡陵廟修復擴建工程,復原了玄門(廟北門)、造字臺、陵門照壁(史皇林門東側照壁),進行了陵廟區綠化及道路硬化、廣場牌坊、門匾楹聯更換、大殿壁畫、出土文物復制、展室布置、碑刻保護和修復,使整個景區達到了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標準。同時,南樂縣正積極與安陽方面對接,聯手打造“游殷墟、看文博、拜倉頡”漢字文化尋根之旅,打響倉頡漢字文化品牌。(原標題:南樂縣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倉頡文化節)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濮陽網(20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