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中國百泉藥交會

2013/8/14 8:36:56 點擊數: 【字體:

 
中國百泉藥交會

    河南百泉藥都集團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優美的百泉湖畔,距離省會鄭州80公里。每年四月八日在百泉藥都召開中國百泉藥交會。

    千余載藥材集散地,六百年百泉藥交會。中國百泉藥交會是由隋朝大冶年間(公元609年)的廟會演變而來的,到明洪武八年(1375年)正式形成以藥材為主的全國性商品交易市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藥交會定型以后,全國藥材大宗上市,各地商賈購進賣出,調劑余缺,互通有無。一年一度的交易大會規模逐年擴大,享有“春暖花開到百泉,不到百泉藥不全”的盛譽。

    1980年,國家有關部委將百泉藥交會列為全國三大藥交會和十大藥市之一,百泉藥都與河北安國、江西樟樹形成我國三大鼎足藥市,并且位居三大藥交會之首。1992年,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4000多個單位以及港澳臺藥商、國際友人等近十萬人云集百泉,交易額近30億元,成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藥交盛會。2008年,百泉藥交會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中國百泉藥交會于2012年4月8日在河南輝縣市開幕,2012中國百泉藥交會將以振興河南中原文化產業品牌為契機,挖掘其歷史文化底蘊。以“文化就是產業,文化就是生產力”為宗旨,著力打造全新的、空前的藥交盛會。據了解,藥交會期間,將重磅推出系列活動:一是場面隆重、氣氛濃厚的“藥王節”二是南太行旅游文化節;三是國家知名專家組成的大型“義診節”。同時,藥交會組委會還將開展全國書畫大賽、傳統民俗節目表演等系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展現藥交盛會,傳承中藥文化。

    中國百泉藥交會,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之便,是中藥界人士必赴之會,是全國藥界業內同仁心目中的朝圣之地。這里山清水秀、植被茂盛、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天,滿山遍野黃花開,連翹自然生長量千萬畝。秋天,漫山遍野處處紅果(山楂)桂枝頭,年產量達12000萬公斤,并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主產的山楂、柴胡、連翹、丹參、柏籽仁、山藥、白術,其產量和品質都居全國之首。珍稀藥材黃雪蓮、藥豆杉藥用價值更受藥界專家推崇。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種類達1017種,素有“天然藥庫”之稱。百泉藥交會是從隋朝大冶(公元609年)年間興起衛源廟會開始,衛源廟會祭祀活動盛況空前,每逢正月將過,春光明媚,鶯聲悅耳,燦爛的花朵在陽光下展開她的笑臉,到這里祈禱的人來來往往,祭祀的人云集在一起,帳幕之鱗接,旌旗之飄搖,大大增加了蘇門山春天的景色,急急的泉流低吟淺唱,好像和琴瑟琵琶之音樂不謀而合。這真是從來沒有過的特殊地方!到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受到官方的支持形成了全國性的藥材交流大會。清道光15年《輝縣志》載:“百泉,四月初一起,初十日止,四方輻輳,商賈云集,南北藥材具備。”據《勸佛經書》農歷四月初八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生日,自此,每年4月8日,各地巨商大賈,紛至沓來,坐商走販,相聚百泉,藥貿交易。從此香火大盛,久成定例,不敢有廢,千百年來延續不斷。

    傳承數百年的百泉藥交會,在新中國成立后,倍受黨和政府的重視,1980年,國家有關部門把百泉藥交會確立為全國三大藥交會,1991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計委、衛生部、商業部、國家工商局、物價局六部委再次將該會確定為全國三大藥交會和十大藥市之一。2008年,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記載,在清康熙年間(1718)建起了藥王廟,內祀華佗、韋慈藏、孫思邈三真人像,在清嘉慶初年,成立了“百泉藥王會”,他們負責組織交易、辯別真偽、處理糾葛、發布信息等,期間還組織聲勢浩大的藥王廟祭祀大會,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劃彩船、吹嗩吶等民間傳統表演,熱鬧非凡。

    近年來,中國百泉藥交會組委會,充分利用百泉藥都的“金字”品牌,從引導農民種植藥材著手,形成了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傳承中藥文化,提高農民收入。截至目前,僅靠百泉藥交會的品牌優勢,對河南及鄰近省的藥材種植、中藥生產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農民致富,特別是山區農民,種藥材成了致富的一個好門路,僅輝縣市的一個山村——南寨鎮上臘村中藥材種植就達萬余畝,其中有千畝黃芩基地、萬畝柴胡基地……有力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原標題:中國百泉藥交會)

中國百泉藥交會
 
中國百泉藥交會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人民網(2012-11-0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