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嘉應觀:武陟的一張人文名片(2)

2013/12/7 14:28:48 點擊數: 【字體:


 嘉應觀建筑藝術集古代官式建筑藝術之大成,巧妙地運用木雕、石雕、磚雕、高浮雕、鏤雕、陰刻等不同技法,建筑構件精美,規模宏大,有“黃河故宮”之美譽。

 據武陟縣志記載:“嘉應觀在二鋪營村東,雍正初年,以黃河安瀾,奉赦建,規模壯麗,有銅碑刻。”康熙末年,黃河四次在武陟境內決口。雍正元年(1723年),又決馬營口,洪水逼京,淹天津,成清王朝心腹之患。為治黃安民,雍正皇帝派河道總督率兵堵口、修壩,親臨河防搬石。為祭祀龍王,封賞治河功臣,口堵壩成時,雍正皇帝特下詔,赦建嘉應觀。命河臣齊蘇勒,仿故宮,派御匠調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安徽五省民工,大興土木,歷時四載,耗資288萬兩白銀,建成了這座規模宏大的官式建筑群。

 嘉應觀山門上書有“敕建嘉應觀”五個大字,為雍正皇帝手書圣旨。御碑亭似清朝皇冠,富麗堂皇,亭內御碑鐵胎銅面,二十四龍纏繞,底座為獨角獸,雍正皇帝親筆撰文書丹,制作精致,稱得上是中華第一銅碑,堪稱國寶。中大殿,重檐歇山回廊式建筑,殿內藻井彩繪六十五幅龍鳳圖,為純滿風格,堪稱一絕。殿內正中立“欽賜潤毓”金牌,經考證“潤毓”是雍正皇帝賜于在武陟堵口的都御史牛鈕的封號。牛鈕是順治皇帝與一宮女所生,是康熙皇帝的兄弟,雍正皇帝的叔叔,是嘉應觀的首任住持。據說,皇帝在宮中尤其在民間風流,若生下兒子,既不能弄死,又不能讓龍種流傳,以免影響皇帝大位的繼承安全,基本上都是御賜建一寺廟或道觀,讓其做住持,使其安享富貴生活,終了一生完事。

 嘉應觀不單是專門祭祀河神的廟宇,還是紀念表彰歷代治河功臣的場所,蘊涵了中華五千年治河經驗,是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博物館。治河功臣殿分東西兩個大殿,供奉著10位治河功臣。東大殿供奉的是西漢的賈讓,東漢的王景,元朝的賈魯,明朝的潘季訓和“白大王”白英。其中賈讓最早提出上中下治河三策,沿用至今。王景實踐治河三策,黃河800年沒有改道。西大殿供奉的是明朝工部尚書宋禮,明朝兵部尚書劉天和,清朝三位治河總督齊蘇勒、稽曾筠和林則徐。據記載,林則徐在道光年間曾任河道總督,主管河南、山東黃河運河的修防事務。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撤了他兩廣總督的職務,發配新疆。途中,黃河決口,林則徐又臨危受命,奔赴治理滔滔黃河。

    嘉應觀“三絕”

 一是鐘絕。嘉慶觀鐘樓上的鐘為銅鑄,鐘頭上鑄著二龍戲珠,鐘沿著周圍按照八個方位鑄著八卦圖。用棒擊,每個方位的音階都不相同,好像一架鋼琴,能奏出各種不同的聲音,清越、悠揚,天氣晴好時,在鄭州邙山公園游覽就可聽到它的聲音。據說此鐘是雍正治理黃河,使黃河變清,感動了天宮里的樂仙翁,他請求玉皇大帝,把天宮后花園里供仙女們玩耍擊樂的銅鐘賞賜給了雍正皇帝,雍正親自把它掛在了鐘樓上。因為它是天賜,人們來嘉應觀游覽,都想摸一摸,擊一擊,沾沾仙氣。我們細加研究八卦圖會發現,嘉應觀鐘樓上的八卦圖與周易八卦乾坤位置倒置,有扭轉乾坤之意,寓意人們治理黃河的決心。

 二是碑絕。嘉應觀有御碑亭,亭里立著一座高達4.3米的銅碑,碑身上面額上,鑄著“御制”二字。御碑亭似清朝皇冠,富麗堂皇。御碑二十四龍纏繞,有飛龍、盤龍、臥龍、游龍、降龍、升龍等,栩栩如生;底座為獨角獸,龍頭、牛身、獅尾、鷹爪,全身肌肉豐滿,健壯有力。御碑由雍正皇帝親筆撰文書丹,11行431個字的碑文記載了黃河的地理面貌、流域歷史、水患與治理情況,強調黃河與百姓、黃河與朝廷的利害關系,對黃河的治理和建造嘉應觀的緣由加以說明。御碑“鐵胎銅面”,鑄藝精致卓絕。專家認為,銅鐵熔點不同,現在的技術也很難讓銅面緊密地與鐵胎包熔在一起,這在我國300年前的冶金和鑄造史上,是個了不起的奇跡,屬罕見的稀世珍寶,堪稱“天下第一銅碑”。被壓在碑身底下的不是龍而是“河蛟”。這個有著龍頭,牛身,獅尾的怪物,曲身回首,二目圓睜,看上去大有翻江倒海之勢,所以被當地人視為黃河泛濫成災的禍根。河蛟下壓的水井與河道相通,而河蛟頭上的一個小洞口,往里投銅錢,可根據水聲的大小預測黃河水情。

 三是圖絕。嘉應觀中大殿為重檐歇山回廊式建筑,殿內藻井彩繪65幅龍鳳圖,構圖古樸典雅,色彩鮮艷明快,意蘊深沉幽遠。龍鳳圖故宮里也有不少,但都是滿漢合璧風格,而這里的龍鳳圖卻是清一色的滿族文化風格,甚為罕見。有關專家稱,目前在故宮、頤和園、避暑山莊、東陵等代表建筑群,尚未發現有此圖案的。據說圓明園曾有,可惜被當年入侵的八國聯軍燒了。因而它成了全國又一絕唱。

 嘉應觀見證黃河的安瀾

 1963年4月,嘉應觀被河南省人民委員會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文物專家羅哲文、謝辰生1999年12月在考查時給予很高的評價,分別題詞:“治河豐碑,文物瑰寶”、“治河先賢,功在千秋”。1999年6月20日,江澤民總書記視察時指示:“珍貴啊,可要好好保護。”

    古往今來,武陟目睹了黃河的喜怒無常,這里儼然成了我們的先人同洪水搏斗的主戰場;而嘉應觀的建成,似乎改變了黃河在這里泛濫的情形。它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安瀾,也為黃河兩岸的百姓帶來了心靈的安寧和福祉。(原標題:嘉應觀:武陟的一張人文名片)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大河網 時間:2009年9月2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