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開封縣:祥符大地正芳菲

2013/12/7 14:36:07 點擊數: 【字體:

 
 在1291平方公里的祥符大地,古老而美麗的開封縣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新姿展現于世人。突出科學發展觀這條主線,堅持把開放引進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來抓,取得了招商引資的豐碩成果,開創了經濟工作的新局面。把工業強縣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基礎來抓,通過抓改革創新機制,進一步鞏固、提高、壯大了全縣工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使全縣出現了經濟發展、百業興旺、社會穩定、政通人和的喜人景象。該縣先后被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職業教育先進縣,被定為全省改革開放試點縣。開封縣正以豪邁的步伐、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
 
 開封縣史稱祥符縣,歷史上曾是天子腳下的京畿重地,富甲天下,是豫劇祥符調的發祥地。地處中原腹地,是發展中的開封市東部新城區,也是鄭汴洛工業走廊的東起點。轄15個鄉鎮,336個行政村,70萬人,總面積1291平方公里。
 
 開封縣位于豫東平原,北依黃河,三面環抱古城開封,距省會鄭州70公里,離出海口連云港50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得天獨厚。歐亞大陸橋——復線隴海鐵路跨越縣境東西35.6公里,設4個車站。河南地方鐵路“開豎”線貫穿全縣南北17公里,設3個車站,國道 “G310”“G220”在境內交會,可直達全國東西南北各省市。開封黃河公路大橋橫跨南北,日南、阿深、連霍三條高速,“S213”“S218”“S219”“S327”等公路干線四通八達。全縣15個鄉鎮村村通柏油路。
 
 開封縣文化積淀深厚,歷史文化遺存豐富,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點)43處,館藏文物六千余件,朱仙鎮木版年畫為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瑰寶,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朱仙鎮被國家命名為“歷史文化古鎮”。所轄陳留鎮是中州名鎮,歷史上曾多次設郡。
 
 談起全縣經濟發展,縣長張棟梁滿懷激情:“近年來,開封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真抓實干,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齊心協力,快速反應,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使開封縣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都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創造了新的輝煌。2008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91.78億元,增長13.4%。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0.16億元,增長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3.46億元,增長3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61億元,增長23.9%;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13億元,增長24.8%,稅收占一般預算收入比重達到58.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元,增長16%。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0.42億元,增長15.95%。”
 
 縣域經濟態勢強勁
 
 近年來,開封縣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縣域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該縣把農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來抓,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基礎,以科技為依據,靠龍頭企業帶動,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大力進行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了農業工業化和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僅去年一年,共發放種糧直補、農資綜合直補等各項補貼資金9253萬元。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2008年糧食總產達59萬噸,增長8%,獲得了國家糧食生產大縣獎勵資金1640萬元。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初步建成了無公害蔬菜、優質西瓜、食用菌、雜果等特色農業生產基地。農業標準化生產成效明顯,全縣共完成無公害農產品和產地認證各14個。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進一步加快,新建了半坡店糧油蔬菜市場和八里灣西紅柿市場,繁榮了城鄉經濟。全縣共建成各類規模飼養場(區)38個,該縣被列入全國糧食核心區畜牧項目重點縣,奶牛飼養排在全省第7位,生豬飼養排在全省第31位,肉牛飼養被列入全省12個重點縣,家禽飼養被列入全省28個重點縣。生豬、雞蛋、肉牛肉羊基地已形成規模,市場體系已初步形成,建設完善了一批農副產品批發大市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沙區綜合治理成效顯著,實施了農田機井通電工程,16萬畝農田實現了電力排灌;高標準完成了馬家溝、孫成河等349條縣鄉溝渠的疏浚工作,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的排灌條件。
 
 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在廣大農村組織開展了拆除違章建筑、清運垃圾、平整道路、整治街道等工作,較好地扭轉了整治村的臟亂差狀況,使農民居住環境得到改善。大力推廣沼氣建設,2008年,建成沼氣池7439座,農民群眾用上了清潔環保能源。投資950萬元,在25個示范村建成道路72.8公里;投資1290萬元,修建了總長30公里的袁劉路,改善了群眾出行條件。投資700萬元,解決了2.5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推進了林業生態縣建設,在朱仙鎮實施了軍民共建防沙治沙工程,造林2萬畝;在仇樓鎮實施了農田防護林工程,造林2.5萬畝。加強村鎮規劃,先后完成了陳留鎮、朱仙鎮等5個建制鎮和60個行政村的規劃編制工作。實施了農村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新裝有線電視1.2萬戶。
 
 工業經濟穩步發展,企業活力顯著增強,個體私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國民經濟結構日趨合理,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穩步增長。截至2008年年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15家,經濟實力進一步壯大。去年全縣用電量達到3.77億度,同比增長22.21%,增幅居全市五縣前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了長足發展,鑫福油脂、華裕紡織等13家企業進入全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行列,占全市總數的20%,工業對農業的拉動能力進一步增強。

 “第一工程”拉動縣域經濟迅猛發展
 
 開封縣堅持對外開放是第一動力,招商引資是“第一工程”,引、上項目是第一任務,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創新招商形式,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全民招商,使招商引資工作一年一個新臺階,一年一個新跨越。
 
 一組數字可以說明招商引資工作為開封縣實現跨越式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僅2008年,全縣招商引資共簽約項目296個,引進上億元的項目11個,到位資金10.26億元,大項目引進取得重大突破。引進了總投資60億元的晉開百萬噸氨醇項目。2009年上半年,全縣共簽約市外資金項目96個,合同金額82.6億元,到位資金11.3億元。新簽約的晉開百萬噸總氨、煙草物流、醫藥物流、開德儀表、賽林德空分設備等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效果明顯的項目,為開封縣產業集聚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開封縣打出“最低成本”牌,出臺了更加優惠、更加具體、更具操作性的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和鼓勵投資者的若干規定,進一步降低門檻,努力成為全市縣域范圍內外商投資成本最低的區域。特別是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和高科技項目,實行“零地價準入”、“零規費征收”和稅收返還重獎政策,特事特辦。開封縣對外來投資者實行“綠卡”服務制,有一定規模的外來投資者今后在開封縣創業將一路“綠燈”,享受各職能部門承諾提供的更加優惠、快捷的服務。富有競爭力、吸引力的政策環境,有效地吸引了外商來開封縣投資。
 
 2009年,開封縣還充分發揮人緣、地緣和業緣優勢,不斷創新和改進招商引資方式,廣泛開展了專業招商、項目招商、園區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同時跟蹤項目抓落實,促使項目盡早開工建設,在建項目加快建設進度,已簽約項目抓好資金落實。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時間:2009年9月2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