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化引領光山經濟發展
2013/12/10 16:02:4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總投資達八千萬元的光山中國茶具博物館開工奠基了,它目前是全省唯一的茶文化旅游點,也是繼杭州茶葉博物館后全國第二家茶文化專題館。該館將全面展示該縣乃至信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歷史底蘊。
光山縣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文化旅游帶動發展體制機制創新課題組組長楊春來興奮地說:“這項工程是縣委、縣政府堅持文化引領,扎實推進‘讓智慧之光溢彩光山’建設的一項基礎工程,也是按照統籌發展要求,實現光山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項先導工程。這項工程的開工奠基及其建設,標志著我縣文化旅游事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一年來,光山縣以“讓智慧之光溢彩光山”特色文化作統領,以產業開發為載體,以多元化投資作支撐,創新機制、優化環境、加大投入、彰顯特色,在創新文化引領社會經濟發展體制機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光山縣大力開發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精品,努力挖掘具有光山地方特色的歌舞文化、戲曲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文化、旅游文化、生態文化等各類資源,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在國家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文殊鄉,市民間藝術大師、省級民間藝術傳承人花鼓戲藝人魏桂香廣收學徒,在她帶動下,該鄉已發展花鼓戲班20余個、地燈戲班15個、皮影戲班11個、慶典樂隊10個、大鼓曲藝隊12個,獅舞、龍舞、旱船舞等民間花會舞蹈隊42個,長年從事營業性演出的演員200余人。現全縣有營業性演出的花鼓戲班45個,皮影戲班57個,禮儀慶典樂隊34個。
光山縣還大力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文化事業。河南省文化先進社區上官崗村建起了7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文殊鄉東岳村青年管磊在北京打工創業致富后,回鄉投資160多萬元建成個體文化大院。目前,該縣農民群眾自籌資金組建的文化大院有25個,文化中心戶100余戶,個體電影放映隊9家,圖書館3家。
光山縣立足資源,高標準策劃“讓智慧之光溢彩光山”文化產業項目,重點實施好“十個一”工程,啟動光山智慧博覽園、智慧博物館、凈居寺、司馬府、茶文化、星級賓館等六大項目建設,打造光山智慧之鄉品牌。計劃總投資2.5億元的大型旅游項目豫南民俗文化智慧園,按“AAAA”級旅游景區打造,由三個部分通過旅游農莊至水庫碼頭環形旅游公路連成一個整體。體現“讓智慧之光溢彩光山”的景觀大道光山縣智慧大道,全長7277米,預計總投資2.2億元,現正快步推進。建立了文化產業項目庫,殷區起義景區、南向店王母觀、文殊綠泉山莊、涼亭賽山風景區等一大批景區(點)吸引了大批外出創業成功人士回鄉投資開發。該縣茶文化苑文化產業項目,被列為2009年度河南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得到省文化產業項目資金扶持。
以“智慧之光”引領旅游產業發展,以“智慧光山·司馬光故里”作為光山旅游形象口號,光山縣加強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力實施“一城四區五鎮十村”旅游發展格局。近年來,該縣投入近6500萬元先后對紫水塔、王大灣會議舊址、徐畈革命舊址群、中原軍區第一縱隊司令部舊址、吉鴻昌舊居、司馬光故居等一大批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修繕,成功打造出鄧穎超祖居、王大灣會議舊址、凈居寺等一批國家AAA級景區。加強對白雀園明清街、潑陂河鎮明清街、潑陂河鎮雀村徐氏莊園、羅陳王氏民宅等一大批古街道、古村落、古民居的保護和利用,將其發展為鄉村旅游的寶貴資源。2009年該縣共接待游客66.1萬人次,創旅游收入1.4億元。
面對旅游市場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縣光山縣長文宗鋒信心百倍地說:“要樹牢‘讓智慧之光溢彩光山’主題理念,突出文化引領,旅游支撐,文旅互動,不斷提升旅游接待水平,2010年力爭接待游客70萬人次以上、旅游收入1.6億元以上。” 記者:尹小劍 (原標題:主題文化引領光山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時間:2010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