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華商始祖傳承中華商德—06國際華商文化節(3)
2013/12/17 11:21:0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本次節會的四項辦會原則
本次節會的辦會原則是:政府主導,勤儉節約,求檔次不求規模,市場化運作辦會。
政府主導:舉辦2006國際華商文化節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項重大決策。各項組織工作都是在省委、省政府主導下進行,各項籌備活動都是在市委、市政府指導下進行。
勤儉節約: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節儉辦會,防止鋪張浪費,力爭以最低的成本換取最好的效益。求檔次不求規模:在來賓邀請方面體現“精”。要下工夫邀請有號召力、有影響力、有震撼力的高層知名華商參加節會;在活動內容方面也體現“精”字,突出開幕式暨華商始祖王亥塑像揭幕和中華商德論壇的特色,努力使本次節會上檔次。
市場化運作:本次節會嘗試市場化運作辦節會的新模式,并力求取得成效。在節會舉辦期間,我們力爭通過節會廣告招商、企業合作、社會贊助等多種形式,借鑒其他地方的經驗,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
節會四大特色
2006國際華商文化節與以往節會相比有如下特色:
一是主題新。此次節會突出“拜謁華商始祖,傳承中華商德”的主題,重在“拜商祖”,旨在“揚商德”,通過舉辦國際華商文化節,打造中國商魂之都,重塑商界信仰之地,弘揚商業道德,傳承華商文明。
二是規格高。第一是主辦單位規格高。2006國際華商文化節是由政協河南省委員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商丘市人民政府承辦,中國僑聯華商會協辦。第二是邀請華商的規格高。本次節會我們力邀有號召力、有影響力、有震撼力的華商領袖級人物參會,作為華商代表性人物,作為華商的旗幟,來提高這次國際華商文化節的檔次、水平、規格和影響。
三是宣傳力度大。在前期宣傳上,我們將選擇境內外主流媒體分階段推介節會,近期在中央4套、鳳凰衛視、河南衛視等主流媒體播放城市形象宣傳片和反映三商之源的電視專題片,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組織宣傳專版,在新浪網、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大河網等主流網絡媒體組織專頁和專版宣傳,相關信息和內容還要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播出。此外,河南美術出版社設計出版的《華商始祖———王亥》連環畫冊將于近期出版。我市著名民間剪紙藝師朱進遠根據民間文藝家劉秀森寫的《商祖演義》,構思設計的系列剪紙也將于近日面世。
目前我們正在與中央電視臺等重要新聞媒體商談有關活動當天的宣傳事宜,本著“小活動大宣傳,大活動特大宣傳”的現代宣傳理念和思路,力爭使開幕式、王亥塑像揭幕儀式等主要活動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和中文國際頻道播出,最大限度地通過強勢媒體擴大節會的影響力,提高商丘的知名度。
四是文化特色濃。本次節會,偏重在文化氛圍上下工夫,力求突出華商始祖故里的文化特色,大力宣傳商丘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所以在最后敲定的活動方案中,舍棄了原來設計的一些與文化特色關聯較少的活動內容,加重了文化節的文化含量,著意完成“拜商祖”、“論商德”等重大文化功能。華商文化廣場四大亮點:三商之門、富商大道、萬商廣場、王亥塑像
華商文化廣場不僅是2006國際華商文化節的重要活動場所,更重要的是商人商業源于商丘和華商始祖王亥故里在商丘的文化標志和文化象征。建成之后,它將以其建筑形式的唯一性和文化內涵的唯一性而成為獨特的旅游景點。為確保設計目標的實現,睢陽區邀請了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為華商文化廣場作總體規劃,又邀請我國著名古建筑專家河南大學張家泰教授進一步修改設計。五易其稿,才形成了現在的設計方案。
華商文化廣場位于火文化景區閼伯臺南,平原路與閼伯路交叉口東北角。廣場建成之后,廣場大門面向閼伯路,與王亥塑像和閼伯臺在一個中軸線上,與火文化廣場隔平原路而相望,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火文化、商文化景區。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中國商務部網站 時間: 200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