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關林廟會專家座談在洛陽關林廟舉行,敲定將在2011年春節期間恢復失傳百年的古廟會。
洛陽關林是我國唯一“林、廟”合祀關公的古代經典建筑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地。這處厚葬著關公英靈的廟宇,在海內外數萬座關廟中,地位獨尊。
關林廟會起源于對關公的祭祀。百姓出于對關公的敬仰,對神靈的敬畏,前來祭拜祈愿,關林廟會因而產生、發展起來。至明代,隨著皇帝對關公的逐步加封及全國關廟的普遍興建,關林廟會日益興盛,明神宗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關林已形成數萬人規模的“關王冢會”,香煙蕩蕩,百姓云集。當時既有豐盛的祭品,也有民間灶火前來助祭。到了清朝,祭祀關公最為隆重,每年正月十三春祭、五月十三誕祭、九月十三秋祭均有地方官主祭,附近“關帝神社”助興,聲勢浩大。(可靜)(原標題:洛陽關林古廟會春節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