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魔術之鄉期盼“變”出大產業

2014/1/13 14:13:46 點擊數: 【字體:


    農民魔術師登上央視春晚

    在今年央視春晚的舞臺上,來自寶豐縣的農民魔術師丁德龍表演了精彩的魔術《360度飛牌》,引起了億萬觀眾的關注。在不久前的馬街書會上,這位小伙兒再度亮相。

    2月22日晚,在寶豐縣演藝中心舉辦的第八屆中國·寶豐馬街書會“寶豐酒杯”全國曲藝邀請賽頒獎晚會上,31歲的丁德龍又成功表演了魔術《360度飛牌》。

    表演中,從丁德龍手中飛出的一張張撲克牌令觀眾眼花繚亂。掌聲,尖叫聲一次次響起……

    丁德龍在家鄉的父老鄉親面前,再一次讓大家領略了魔術的神奇。

    近幾年活躍在舞臺上的丁德龍小有名氣,在全國魔術大賽中屢獲大獎,先后被邀參加湖南衛視《金牌魔術團》、鳳凰衛視《魯豫有約》、央視《我要上春晚》等電視節目。今年他在央視春晚的亮相,更是引起了人們對于寶豐魔術的關注。

    2月21日,記者來到寶豐縣商酒務鎮水牛里村,一條鋪滿了鵝卵石的小路,直通一幢二層小樓,這里就是丁德龍的家。小院不大,走入寬敞的客廳,迎面就是一個一米多高的金黃色玉米道具。一頭微卷頭發的丁德龍看起來年輕又帥氣。

    和寶豐眾多的農民魔術藝人世家一樣,丁德龍一家都是搞魔術表演的,大哥如今在成都表演,父親丁發生很早就帶團走南闖北。丁德龍5歲就開始隨團去各地,插班到當地小學就讀。后來父親怕影響他學業,把他留在了親戚家里。

    “19歲前沒怎么系統地學魔術。”從小對魔術很有興趣的丁德龍,很早就學會了變手絹、變硬幣等小戲法。19歲正式跟團后為了能早日登臺演出,丁德龍苦練技藝,晚上在被窩里偷偷練習抓牌手法,最終悟性極高的他練成了能單手空中抓10張牌的絕技。

    “作為來自農村的民間藝人,我是從大棚、劇場、夜場等商業演出一步步走出來,走到了大型的舞臺上。”丁德龍說。

    父親丁發生這幾年一直為兒子丁德龍做表演策劃。談起魔術創新,他說:“我們有次在長沙呆了一年零八個月,為什么能呆那么長時間?因為我們老是有新節目創作出來。”

    談起這次兒子央視春晚的表現,丁發生說:“這次上春晚,我是滿意而不滿足。”

    “滿意的是,在直播現場,沒失誤。小紙牌轉360度,舞臺上有空調熱風,會有些干擾。但表演很完美,這離不開他苦練的功底。”

    “不滿足的地方,2分鐘,時間很短,自己創作的很有特色的節目沒有機會展示出來。”丁發生指著客廳里的玉米道具說,原來設計的《農林牧漁》,是一個農業題材的魔術,和德龍以往表演的牌技、大型魔術、近景魔術都不太一樣。“這組還是要弄完整,排好,再對外展示,爭取在來年的春晚有機會再表演。”

    魔術之鄉“魔”力四射

    作為一個農民魔術師,丁德龍能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絕不是偶然的。他的成功,離不開寶豐縣當地深厚的魔術文化土壤。

    “一手揮起魔術棒,一手緊握鋤柄,冬閑日子離父城。浪跡天涯路,姓藝亦姓農,月是故鄉明。”

    這是寶豐過去眾多農民魔術師的生活寫照。

    寶豐魔術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即有魔王用幻術、魔法護民的傳說。唐宋年間,魔術已成為當地窮苦人養家糊口的謀生手段。明清時期,趙莊鄉周營一帶就“老幼競技,名揚中州”。后來,寶豐魔術一直被傳承至今。

    改革開放后,這里的農民重又拿起老祖宗留下來的魔棒,輾轉大江南北。偏僻的邊陲小鎮有他們的足跡,繁華的大都市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在給人們帶去歡樂的同時,也為自己掙來了豐厚的收入。這形成了獨特的“寶豐文化現象”。2006年,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命名寶豐縣為“中國魔術之鄉”。

    據調查,目前寶豐有表演魔術內容的演藝團體1400多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一個演出團體經營比較好的年收入在600萬元以上,一般的也有100多萬元。

   隨著寶豐魔術名聲遠揚,一些著名魔術師也相繼造訪寶豐。2010年4月1日,臺灣魔術師劉謙專程從臺北趕到寶豐,與當地農民魔術家們交流切磋魔術技藝,并接受了寶豐縣“榮譽公民”的證書。

    “魔術過去是農民養家糊口的手段,現在卻是他們演藝致富的門道。”寶豐縣雜技家協會秘書長、趙莊鄉文化站站長黃振華介紹,以寶豐魔術發源地趙莊鄉為例,目前該鄉3.7萬人中從事魔術表演的有1.2萬人,以魔術為主的演出團體有631家,年演藝收入近2億元,占農民年人均收入70%以上。魔術道具制作銷售的廠家有5家,配套的燈光、音響、服裝、大棚、演出車輛、舞臺制作的廠家也有六七家。

    “參與人員多,演出團體多,文化土壤比較肥沃,能形成產業。”黃振華這樣總結寶豐魔術的優勢。

    不同于一些傳統民間藝術的萎縮,魔術這幾年的市場是越來越大,趙莊鄉周邊鄉鎮越來越多的農民,也投身其中。

    趙官營的村民韓艷偉1992年開始經營表演設備,后來發現,“演員缺口大得很”,就辦了一所星光藝術學校,在暑期演出淡季的時候,一些演員回來培訓提高技藝,一年能有六七百名學員來學習。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2013-02-28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民權“繪畫村”傳奇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