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玉都”的嶄新跨越
2014/5/9 9:07:4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為什么掌聲經久不息?那是打響“玉都”品牌,增創發展新優勢的勝利之門豁然開啟;
為什么笑容如此綻放?那是輝煌厚重的南陽玉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激越飛揚……
5月9日—16日盛大舉行的中國·南陽第八屆玉雕節暨國際玉文化博覽會,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實施“四個帶動”的戰略決策,以玉為媒,在更高領域、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提升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辦出了新高度、新水平和新風采,實現了嶄新的跨越!
跨越·新高度——
強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后金融危機時期,如何辦好玉博會,放大效應,實現我市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為崛起增添強勁動力?
市委書記黃興維、市長穆為民反復強調,在舉辦玉博會的過程中,要始終貫穿“四個帶動”這條紅線,突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整合區位、資源、人文、生態優勢,為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開辟新空間。
全市上下積極行動,借力玉博會廣泛聯絡客商,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全市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高起點、高水平篩選和包裝了一批項目,并把項目的前期工作做實、做細,提高可操作性,讓廣大客商看到項目的優勢,增強吸引力,提高簽約成功率。
在5月9日下午召開的市情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138家知名企業的老總和嘉賓出席會議,在多個領域與我市展開交流合作,并成功簽約了30個項目,總投資69億元,合同引資66.3億元。其中,桐柏縣政府與內蒙古博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的引資28.4億元的年產40萬噸食用油生產項目,鄧州市政府與河南陽光集團簽訂的引資5億元的陽光油脂項目,西峽縣公路局與洛陽天驕置業集團簽訂的引資4.5億元的西峽天驕國際寶坻房地產項目等,均具有投資額度大、產業結合度高、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顯著特點。
在市體育中心專門設置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洽談區是今年玉博會的一大新亮點,20個展位分別從旅游、文化、醫藥、能源等領域全面展示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的情況,眾多優惠政策充分表達了我市對外開放的誠意,各地客商紛至沓來,共有近100個項目初步達成意向。
不僅如此,以玉為媒,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擴大對外開放不斷向縱深推進:中石油河南分公司在與南陽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基礎上,又與南陽市農運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向農運會籌委會贊助600萬元;玉文化產業戰略合作聯盟協議的成功簽約,使南陽與各地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的合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鎮平縣政府分別與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青海省祁連縣政府、云南省龍陵縣政府等簽訂了旨在促進雙方玉文化產業交流合作及快速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
累累碩果向我們傳遞同一個信息:為期8天的玉博會,已經站到了助力經濟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新高度。
跨越·新水平——
文化成就節會品牌魅力
文化是產業的靈魂。今年的玉博會按照“南陽特色、國家級別、國際水準”的辦會定位,大力挖掘、弘揚南陽玉文化,彰顯“千年玉都”的品牌效應,奮力將玉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2009年“陸子岡杯”金獎玉雕作品個性化郵票、玉博會紀念封、《玉都南陽》郵票擺件珍藏等系列文化郵品的精彩亮相,將博大精深的玉文化和品位高雅的集郵文化融合在一起,使玉郵交相輝映、魅力四射。
與此同時,玉博會還繼續舉辦河南省“陸子岡杯”玉雕精品評選、中國·南陽“獨玉杯”十佳創作新秀評選、獨山玉十大精品評選等展評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優秀作品和創作人才參加,而國內外知名玉雕專家和學者對獲獎作品的現場點評,更提升了玉博會的文化品位和影響力。
玉文化論壇、講座是玉博會的一大看點。在中華玉文化產業戰略論壇上,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國有等業界專家和學者全面剖析了南陽玉文化產業所面臨的問題,指明了發展方向;在全國寶玉石原料開發與利用研討會上,國家地質、玉雕工藝等方面的專家和學者以獨特的視角、精辟的觀點,圍繞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寶玉石資源等方面熱烈討論、出謀劃策;中國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丁一在我市開講《中華文明之國寶民魂》,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精彩演講全面詮釋玉文化,掀起了一次“頭腦風暴”。
一場場論壇、講座猶如一道道豐盛的文化大餐,接連不斷的精辟論點閃爍著思想和智慧的火花,為我市大力弘揚玉文化、壯大玉產業提供了新的不竭的思想動力。
5月10日,位于鎮平縣石佛寺鎮的國際玉城隆重開市。該項目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珠寶玉器及相關工藝品專業批發基地,更是玉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國際性旅游購物公園和大型影視城,將文化與產業完美融合,堪稱我市玉文化產業發展的典范。
我市還巧借節會平臺,讓玉文化與旅游結緣,從而吸引更多的客商“游生態南陽,賞精品美玉”。精選旅游線路,赴鄭州、洛陽、西安、武漢等地宣傳造勢;邀請周邊城市大型旅行社來宛踩線考察;開展旅游資源促銷和合作洽談活動,強力推介南陽山水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這些得力舉措使旅游成為玉博會的最大受益者,呈現“井噴”之勢,同時大批知名企業慕名前來投資旅游,加速了南陽文化旅游產業的上檔升級。
文化成就了玉博會的品牌魅力。丁一對南陽的玉博會給予高度評價,他說:“盛會把我們的民族文化、悠久歷史和國人愛玉的潛在心理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是對玉產業的一次有力推動,也是對玉文化的一次總結和深化,更是對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
跨越·新風采——
精彩節會贏得媒體盛贊
玉博會期間,海內外媒體云集南陽,在世界目光的關注下,我市各級各部門發揚顧全大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的精神,扎實做好各項籌備工作,充分展示了南陽人民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時代新風采。
籌備工作啟動以來,市委宣傳部精心準備、大膽創新,采取多種方式,認真做好記者邀請和輿論宣傳等工作。對內,南陽日報等媒體大力宣傳節會對南陽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調動全市上下參與、支持節會的積極性。對外,市委外宣辦積極邀請中央電視臺七套《鄉土》欄目,針對我市玉文化及產業發展制作了《南陽尋玉》專題節目一期,邀請河南衛視《華豫之門》欄目,圍繞我市獨山玉、玉及玉文化產業發展制作了兩集特別節目。
我市還舉辦了“走進南陽”全國攝影大賽,用鏡頭挖掘、展示我市近年來各項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邀請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國青年報、河南日報、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河南電視臺、大河報、香港大公報、香港文匯報、香港商報、人民網、新華網等28家新聞媒體的60余名記者全程參會,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擴大了南陽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同時,市政、園林、環衛等部門的職工們加班加點,在長江路、人民路、七一路等12條城市主干道,開展創建達標示范路活動,清運垃圾2000余噸,拆除廣告牌2000余塊,鏟除城市“牛皮癬”3000余處,維修路燈近500盞,補植苗木近8萬株。
在各條戰線廣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路暢、燈亮、景美……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各項籌備活動順利開展,為玉博會的成功舉辦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精彩的玉博會、精彩的南陽以及全市人民嶄新的精神風貌贏來與會媒體的一片贊譽。人民網稱贊,這是一次“玉”滿天下的盛宴,玉石給南陽帶來了招商引資的契機,也讓“千年玉都”閃爍著不朽的魅力。人民日報、新華社、香港文匯報、新華網等媒體報道,此次玉博會參展玉雕品種廣、工藝精、數量多,使“千年玉都”品牌熠熠生輝。同時,南陽人民眾志成城、開拓進取舉辦玉博會,更收獲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據了解,海內外媒體共刊播發相關報道近200篇(條),使南陽聲名遠揚。
在跨越發展的征途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乘著第八屆玉雕節暨國際玉文化博覽會勝利舉辦的東風,南陽人民將振奮精神、順勢而上,向更高的目標奮力邁進!(原標題:“千年玉都”的嶄新跨越)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南陽網(201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