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牡丹初現于《詩經》

2014/5/29 18:35:04 點擊數: 【字體:

牡丹初現于《詩經》

    牡丹第一次在文學作品中出現,是在2400多年前的《詩經》里。當時,它作為愛情的信物被提及,從此牡丹就被譽為愛情之花。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是西周至春秋中期流傳在長安及河洛等地民間和王室里的歌謠,經孔子編輯修訂而成。在《詩經·鄭風·溱洧》中有相戀的青年男女“贈之以芍藥”的詩句,芍藥無疑是愛情的表達。這說明,那時美麗的牡丹已不僅僅被人們觀賞,而且在傳遞著愛情,成了愛情的象征。但是,這里明明說的是芍藥,怎么又說牡丹是愛情之花呢?

    古時,芍藥與牡丹是不分的。秦人安期生在《服煉法》中說:“芍藥有兩種……然牡丹亦有木芍藥之名。其花可愛如芍藥,宿根如木,故得木芍藥之名……牡丹初無名,故以芍藥以為名。”就是說牡丹與芍藥的區別在于,牡丹是木本植物,芍藥是草本植物。兩者花型相似,花期相近,牡丹先開,芍藥后開,花期相差15天左右。古時人們喜歡把它們栽在一個園子里,一個原因是兩者次第開放,看罷牡丹看芍藥,延長了觀賞期。另一個原因是只種牡丹,不種芍藥,牡丹的花開不好。芍藥不是活生生地變成了牡丹,而是因為《詩經》里所說的芍藥其實就是牡丹。可是,有人問兩者花型相似,花期又相近,怎見得《詩經》的芍藥就是牡丹?

    牡丹專家為此引經據典作了一個科學的解釋。他們說:“朱熹在《詩集傳》上說,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辰,采蘭水上拂除不祥……于是士與女相與戲謔,且以芍藥相贈結思情之厚也。”鄭國的三月上巳是什么時間呢?就是陰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魏晉之后改為陰歷三月三。鄭國三月三采蘭這個時間,是牡丹還是芍藥開花的時間?

    他們還按公元紀年作了一些計算,1991年的陰歷三月三是陽歷的4月17日,1992年是4月5日,1993年是4月25日,1994年是4月13日,2005年是4月11日,在現實生活中,這個時間開花的就是牡丹,芍藥尚未開花。鄭州和洛陽的氣候差不多,這個時間開花的也是牡丹。而芍藥開花的時間是初夏,即陰歷四月,陽歷的5月。在鄭國的上巳節上,男士與女人在即將分別之時,主動贈送的芍藥,其實就是現在的牡丹,古時又叫“將離”,是依依惜別的戀人相贈以解思念之情的信物。

    鄭國之俗一直流傳到現代,時至今日,農歷三月三在鄭州一帶仍是民間隆重的節日。新鄭的三月三,有朝祖和廟會,滎陽的三月三,有拍手定情節。這種風俗也影響到全國各地,壯族的三月三是劉三姐在河邊會情郎的對歌會,黎族的三月三是青年男女的“談愛日”等。可見,牡丹美麗的潛質使它理所當然地成了愛情的使者,從此與愛情相伴。它熱情地奔走在青年男女之間,既是牽引愛情的紅線,又是催化婚姻的紅娘,哪里有愛情,哪里就會有牡丹的身影。

(原標題:牡丹初現于《詩經》)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日報(2014-04-0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