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洛陽的早晨從喝湯開始

2014/6/17 11:30:02 點擊數: 【字體:

洛陽的早晨從喝湯開始


    早起喝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晚飯是豆腐丸子湯和不翻湯,這就是老洛陽人的“早葷晚素”。與其他古城人的飲食形態離傳統越來越遠、越來越和流行接軌的趨勢相比,洛陽古城人每天早起要喝湯的習慣依舊“固執”地堅守著,這種“固執”不僅無形中很好地保存了這座古城的風骨和文化,也為古城籠上了一層獨特的韻味和魅力。
  
    早起的第一碗牛肉湯

    在洛陽老城區翠阜路的馬武周甜咸牛肉湯館,天剛亮,早起來喝湯的老城人就擠滿了這間窄小的牛肉湯館。

    大鍋里沸騰著的就是牛肉湯。湯碗里有蔥花、香菜、血塊、剔骨肉、雜碎、肉片或者肉塊,滾燙的熱湯澆在碗里后,香氣頓時彌漫在牛肉湯館里的每一個小角落,讓你躲不開、逃不掉。趁熱喝一口,嘿,那湯無芡自黏、掛唇留齒、濃香醇正;湯中那生姜的味道伴著一絲絲胡椒的味道,清爽、舒服、暢快,只覺得一股暖流從胸腹之內直散到肌膚毛孔之末,汗也出得暢快淋漓。

    幾個愛吃辣的,還嫌不過癮,于是,兩勺辣椒油澆在湯上,湯頓時紅火起來。主食有餅、有鍋盔等,可以泡,也可以就著湯吃,反正各有各的味兒。

    列位一定會疑惑,招牌上為什么還有甜湯的字樣?莫非還有加糖的牛肉湯?

    其實“甜湯”并不是在湯里放糖的意思,而是湯里不加鹽的意思。這個意思表達的是對自己湯品的自信:不加鹽等其他調味料,通常是最能品味出湯品的純正度和地道與否的。所以,敢于掛甜湯招牌的,湯品自然信得過。

    洛陽湯的起源

    洛陽什么最多?湯館最多。

    大街小巷,牛肉湯、牛雜湯、羊雜湯、豆腐湯、丸子湯的招牌隨處可見,湯也得以隨處而喝。

    肉湯、雜湯是葷湯,豆腐丸子之類的湯就是素湯。洛陽大約有近千家各類湯館,著名的馬杰山、高老四兩家的牛肉湯館據說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高記牛雜湯、李記丸子湯、張記全驢湯、任記豆腐湯也都是老字號湯館。

    原陵(也叫劉秀墳)所在地鐵謝離洛陽城區有四十多公里,那里的幾家羊肉湯館都說自己是正宗的鐵謝羊肉湯館,家家生意都火爆,其中李松家的湯尤甚,每天專門從洛陽城內趕過去喝湯的人絡繹不絕。

    洛陽人愛喝湯,遇上一處好湯館,通常會叫上一大幫親朋好友嘗湯。我們管結伴旅游的叫驢友,京劇的超級戲迷叫票友,洛陽人則不這么叫,他們管愛喝湯的這撥人叫老喝家、老弄家。由于現在古城內各類“老字號”奇多,所以外地人喝湯最好叫上一個當地的老喝家鑒別真偽。

    洛陽人為什么愛喝湯?據說這是因為古時,洛陽總是水、旱、蟲災不斷,時有顆粒無收的狀況發生,為了生存下去,洛陽人就想出了糧食不夠水來湊的招兒,再加上喝湯夏季可以除濕,冬季可以保暖,久而久之,喝湯就成了洛陽人民的飲食習慣了。

    不能落下的“麗景門”

    說到喝湯,一定不能落下“麗景門”,因為市面上快要找尋不到的“不翻湯”館就在麗景門南大街上。

    麗景門,是洛陽的標志性建筑,自從代表夏、商、周三朝王權的九鼎置于洛陽后,這個古代被稱為“天中”的洛陽,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隋唐時代,麗景門內曾是朝廷諸省、府、衛、堂、館、局、臺、寺等的辦公場所,宋代大歷史學家司馬光說:“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據《河洛民風》記載:麗景門長期以來是百官及萬民祭祀神,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合家平安的地方。

    從麗景門沿著青石板磚鋪就的小路往里走,就是洛陽著名的商業一條街,南大街。與其他古城景區不一樣的是,街道一旁依舊保留著很多舊時的民宅。青磚灰瓦下的居民,不僅堅守著自己的民宅,也在堅守著自己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習慣。

    穿梭在青磚灰瓦下,游走在青石板磚鋪就的古色古香的小巷中,抬頭是上了年頭的老字號、老招牌,再看看從巷子深處走來的古城人,此情此景,總會令置身其中的游客恍惚間有種時空穿越的錯覺。

    傳說中的“不翻湯”

    南大街上的老高家湯館經營的就是傳說中的“不翻湯”。

    用小勺舀些雞蛋豆面糊往平底兒鍋里一倒,攤成一張類似煎餅的薄片,不用翻個就熟,所以叫“不翻”。

    將兩張晶瑩翠綠的“不翻”餅疊著放進碗里,舀些滾燙的骨頭湯澆在上面,注意,那骨頭湯里有粉條、黃花菜、海帶、韭菜、蝦皮、肉、油炸豆腐絲、鴨血、紫菜等,看起來疏密有度,黏而不稠。那湯的味道喝著有點像開封城快要失傳的素胡辣湯的味道,還有一股子肉湯的厚重綿長,再加上湯中清香而漸進的胡椒的辛味,絕對是一款低調奢華有內涵的湯中上品。

    值得一說的是,商業街上的這家老高家“不翻湯”,不僅只是外地游客吃,趕在飯點兒,還總見本地人拿著鍋、盆什么的來這里端湯。于是,麗景門、南大街忽然就不再只是生硬的旅游景點,而是多了些生活的氣息,有了那么一絲人情味和親和力。

    就是這點兒人情味和生活氣息,注定了麗景門、南大街跟國內其他古城或者仿古街的不同。

    無論是周莊、鳳凰古城,抑或是大理、麗江古城等,逛了一圈之后,通常我們最大的心得就是除了商業,除了街景,大約已找不到真正的傳統了。這其實也怪不得誰,想要經濟發展神速,民俗、民風等傳統文化上的東西大抵都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所謂世事兩難全。

    既要保存歷史、文化,又要有條不紊地發展經濟,這看起來是永遠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洛陽似乎是一個另類,麗景門就是這樣一個另類的典型代表。

    喝湯的規矩

    在洛陽,所有湯館都配有發面油旋、燒餅、方餅、油酥、鍋盔或者切得像面條一樣的薄餅等主食,有的湯館還配有焦炸丸子、豆腐皮等,葷湯的價格均視湯中肉的多寡而定,多是3元、5元一碗到20元一碗不等。

    一碗湯喝罷還嫌不夠?那就隨便添,免費的。也就是說,加肉添錢,加湯免費。

    此處需要注解的是:加湯免費這個不成文的厚道規矩,并不是洛陽某一家湯館的規矩,而是全洛陽城所有湯館從古至今留下的不成文的規矩。由于這個厚道規矩,在老洛陽城中的湯館中,過去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買一碗湯再喝上三四碗免費肉湯,直到徹底喝飽再走,完全不用考慮湯館隨時會攆人。不管是湯館老板還是湯館跑堂的,也都習以為常,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喝湯的主兒不是做苦力的,就是家里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不得已才為之。

    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這個最樸素的中國人的生活哲學在古城洛陽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厚道”二字,在現如今的很多商業行為中也許原本就顯得稀缺,更稀缺的是,在追求旅游經濟指數不斷攀高的今天,一座城市的商業行為中還在整體延續著祖宗留下的某種“厚道”規矩,于是,這碗原本簡單的湯就變得沒那么簡單了。

(原標題:洛陽的早晨從喝湯開始)作者:馬紅麗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商報(2013-10-25)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南石山村仿古工藝品第一村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