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人容易生病,因此人們要注意伏天養生。一般來說,頭伏又有“歇伏”“洗百病”“貼伏膘”的說法。以前人生活條件差,苦夏胃口不好,入伏的時候正好收完麥子,吃餃子就是改善生活了。吃熱湯面呢,身上發汗,可以去除體內的潮氣和暑氣。三伏就已經是秋天了,吃餅和雞蛋可以補充營養,一方面也是要送走伏天的意思。所以,代代相傳這“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就流傳下來了!
頭伏吃餃子,寓意“元寶藏福”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另外,頭伏吃餃子,寓意“元寶藏福”。漢代東方朔在給《郊祀記》注釋時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于殘陽而未得開,故為臧伏,因名伏日也。”也就是說,過了夏至,天氣一天比一天短,陰氣放射,因為太陽余威還沒有過去,壓制著陰氣,所以天氣還很炎熱。“夏日三庚數頭伏”。庚屬金,庚日避伏,餃子形似元寶,元寶屬金,金寶長伏,“伏”與“福”諧音,因此,頭伏吃餃子的諧意就是“元寶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