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由來
2015/12/8 11:30:3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農歷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正值金秋,古人賞菊花、佩茱萸(一種濃香的藥草),所以又叫茱萸節、菊花節。我國古代以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月日并陽,故名“重陽”,又稱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代就已形成,到了漢代,漸漸盛行起來,至唐代正式定為節日。重陽節,實際上是我國農民喜慶豐收的一個節日。因“九”與“久”諧音,“久久”又有“宜于長久”、“年年豐收”之意,所以在重九日,人們常登高、賞菊、飲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陽糕和騎射活動等習俗。近年來,不少省市還把重陽節這一天作為“敬老日”。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新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