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傳說故里 河南駐馬店汝南
2013/5/10 16:35:3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草橋結拜"、"三載同窗"、"十八相送"、"樓臺相會"、"化蝶雙飛"......
談及梁祝傳說,有幾個中國百姓不熟悉呢?追問梁祝傳說的故鄉,又有幾個中國學者能說得清楚,道得明白呢?
梁祝傳說起源的版本很多,20世紀50年代著名作家張恨水先生在創作長篇小說《梁山伯與祝英臺》時,曾根據民間傳說,考證出10處起源地: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曲阜、甘肅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間、山東嘉祥、江蘇江都、山西蒲州、江蘇蘇州。也許是因為越古老的東西越容易離開現代人的視線的緣故,張恨水考證出的起源地中唯獨沒有它的原生地河南汝南。
有關梁祝的遺跡,目前已發現20多處,其中包括讀書處6個、墳墓10處、廟1座等。專家普遍認為,梁祝讀書處是受梁祝傳說的影響后形成的,不能反證其源頭。10處墳墓9處假,也許全都是假的,然而各地都言之鑿鑿,聲稱自己是正宗嫡派。
解放后,"梁祝故里浙江說"成為主流,這無疑與我國第一部彩色戲劇電影、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編演成功密切相關。"全國10多個地方都說自己是花木蘭故里,但大家普遍認為其在河南,這得益于豫劇《花木蘭》的廣泛影響。‘梁祝故里浙江說
'也是這樣。"駐馬店市文聯副主席劉康健說。但毋庸諱言的是,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成功,首先來源于對傳統的繼承,其對河南"梁祝"刻本、抄本的吸收、融化,才讓越劇"梁祝"錦上添花。如在河南地方戲"梁祝"的《十八相送》—場里,原有許多以地物、地貌進行隱喻、暗示的段子:"山——樵夫為妻把柴擔","河——母鵝后面叫咯咯(哥哥)","莊——黃狗單咬大姑娘","溝——石榴好吃怕再偷","井——一男一女照顏容", "墳——死人比你強十分","桶——千提萬提提不醒"等。
這些唱詞幾乎全被保留,再現于越劇電影與舞臺上。清代河南木刻本《梁山伯祝英臺夫婦攻書還魂記》的《英臺哭靈》一場中所獨有的大段唱詞"一只眼兒閉,一只眼兒睜......"(共有十二個睜、十二個閉),被越劇濃縮精煉為五閉五睜,堪稱一唱三嘆,震撼人心。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駐馬店信息港 201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