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傳說”起源于鶴壁淇水黑山
2012/4/18 11:13:5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當前,電影《白蛇傳說》正在熱映,殊不知,白蛇的傳說起源于鶴壁淇水黑山。在傳說中,白娘子是淇河之濱的白蛇,小青是淇水里的一條青色水蛇。
傳說是需要時間發酵的,白蛇傳說從文獻上看形成得較晚,但在民間的發酵期卻很長,能追溯到中國文化的源頭——圖騰崇拜。蛇“進化”為龍后,騰云駕霧飛黃騰達起來,成了天子的化身;而蛇漸漸受到冷落,甚至“墮落”為“惡之花”——龍的對立面。
白娘子脫胎于女媧崇拜,淇水東岸就有桃園女媧宮。女媧傳說與女媧崇拜時至今日仍有遺風,這正是白蛇傳說能在淇河之濱產生的文化與民間基礎。 淇河日夜沖擊黑山山脈的鷹嘴山,其聲在金山寺南山雷鳴般地回蕩,這也許是南山那座業已消失了的雷峰塔的所在。許家溝、金山寺、青巖絕地理構造峻、秀、險、奇,西接大山,東連平原,在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這兒都是民間所說的人神共住的地方。在這人神共住、殷商故都、《詩經》圣地,產生神話色彩濃重的白蛇傳傳說是很自然的。白蛇鬧許仙的神話傳說故事,最初就發生在這一帶。
白蛇鬧許仙的傳說看上去匪夷所思,但表層浪漫幻想的人蛇戀下卻隱含鶴壁民間對一位白衣天使的千年懷念。白衣天使是個西來的詞兒,我們說,如果讓白蛇徹底中國化地“原形畢露”,那她實際上就是一位懸壺淇河岸邊許家溝村的女郎中。
白蛇精靈附身白衣天使,變成許家溝的女郎中。作為山村郎中,在那個時代她是免不了上山采集中草藥的。滿山都是中草藥,滿山也都是蛇,女郎中死在一條白蛇的嘴下,人們認為是蛇神把她招去了。女郎中附身白蛇成為白衣娘娘,白衣娘娘不忘夫妻之恩鬧騰夫君許仙,就成為一個“話把兒”。盡管傳說會走形變樣,但愛情主線已經定下。許仙就是走到杭州、鎮江,也不能擺脫賣藥伙計的宿命,因為這是他在許家溝的老本行。
淇河不舍晝夜地流淌著。留得青山不老,碧水長新,有誰知,流傳至今日,留下了一個要比古人當年想象得更美好的傳說。許家老房子的青石斗板(門楣)上,只刻寫花花草草、牛牛羊羊,絕無文字。他們的先人也許徹悟:一切都會隨風而去,只有山山水水是永恒的。但我們不該忘卻,這個小村奉獻給世人的《三國演義》、《水滸傳》、“白蛇鬧許仙”,為中國傳統文化添上了厚重的一筆。
解讀鶴壁淇水的白蛇鬧許仙,不僅使人們探明了早期神話傳說故事產生的源,重新梳理近代民間故事出自的流,更使世人對中國民間文化的博大與凝重平添了幾多仰慕和敬畏。(原標題:“白蛇傳說”起源于淇水黑山)
來源:淇河晨報 2011年10月27日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