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熬年糖

2013/6/18 10:18:20 點擊數: 【字體:

  
    如今過年的歡樂多呈現于電視畫面及一些新媒體的字里行間,現實中的年味卻被快節奏的生活給淹沒。用米糖攪拌切割出來的花生糖、芝麻糖、糙米糖等“年貨”,就沒年糕、年豆腐等老食品那么幸運了,它似乎結束了滄桑的歷史使命,已逐步退出了年貨市場。由于曾幫父母熬過年糖,所以“熬年糖”總在頭腦磨滅不掉。

  30年前,剛剛嘗到分田到戶甜頭的老鄉們,便不再熬黑不溜秋的山芋糖。進入臘月,熬米糖就擺上家家戶戶重要的議事日程。但整個村莊能一次性熬15公斤米糖的鐵鍋僅兩口,所以熬糖還得提前“做計劃”。

  清楚記得,我8歲那年臘月十六早上,村里的曹大伯通知父母,下午四點鐘毛子家年糖熬好后,就排我家,父親隨即囑咐我和哥哥要給母親幫忙。那天下午吃過中飯,母親就忙著淘米、磨大麥芽,然后把15公斤大米提到老曹家,我們的任務就是往他家的廚房里抱柴、抬水。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母親便開始熬年糖。

  熬米糖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煮飯。用柴火、鐵鍋、木蓋、15公斤大米煮一鍋不硬不爛更不能夾生的飯,否則就會降低米糖的產量和質量。證實米飯的質量和品味后,就進入熬年糖的第二道工序,即將冷卻的米飯再倒進洗干凈的大鐵鍋加水和大麥芽,用一根長長的木鏟攪拌均勻后,蓋上鍋蓋再燒開。這道工序的技術含量應該是最高的,因為所加的井水和麥芽粉,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所以我估計一鍋米糖(家鄉人把15公斤大米熬的糖稱為一鍋)加水加麥芽的數量,是勞動人民經過無數次實踐得來的。這鍋水燒開后,就進入下道工序———熬。其實,“熬”糖跟熬粥幾乎沒什么區別,鍋蓋掀開一角,然后就用烈火使勁燒。我和哥哥第一次幫父母熬年糖,就直接參與了這道工序。見父親一直在灶前重復著一個動作,就是往灶膛中添柴,便覺得這道工序沒有絲毫欣賞性,望了一眼就回家了。深夜2點多鐘,母親喚醒哥哥和我,讓我們去老曹家接替父親“熬糖”。父母肯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們,也說明這時候除了“熬夜”已沒什么技術要求了。我們主要就是往灶膛添柴“看”火,這時大鍋里只剩下小半鍋水了,而且往上一個接一個翻滾著大氣泡。5點不到,父親瞇了一會就回來了。他算準了即將進入第四道工序———起糖。等“糖水”燒成“糖稀”,父親就將它們舀進小缽子,冷至不燙手后才進入熬糖的最后一道工序———拔糖。將缽里的糖稀捏成一個個小糖餅,軟不拉肌的往一根小木樁上一套,兩手握著往后拉,糖稀越拉越長、越拉越白,盤成小餅,熬糖便結束了。

  現在想來,之所以對街頭用白或紅砂糖現場攪拌切割的芝麻片、花生糖不感興趣,可能就是熬過米糖的經歷在作怪:因為自家熬的米糖,其“甜”和“鮮”都是慢慢“熬”出來的,是其他糖無法取代的。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重慶晚報 2012-01-31 作者:趙柒斤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