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啟母石的憂傷

2013/6/18 11:08:23 點擊數(shù): 【字體:


啟母石的憂傷
 
    當人們走入啟母石風景區(qū),往往要驚嘆于建于漢代的啟母闕的文化魅力,它被認定為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的重要建筑代表,組成它的每一塊石頭與上面雕刻的圖畫都被作為歷史文化研究的瑰寶。它本是一個應該屹立于曠野之上以顯其雄偉的建筑,但為了很好地保護,卻早已被完整地蓋在房子里,且只有專家考察時才會被請進去一睹芳容。

    可是,啟母闕僅是啟母石的派生物,啟母石才是這里真正的主人。但此時的主人卻往往被人們漠視,即使他們贊嘆過漢闕文化后,然后圍著偌大的啟母石走上一圈兒,此時,大都會不由自主地抬頭看一看它山后的山峰,接著用一雙科學發(fā)現(xiàn)的眼揭示出一個遠久的秘密:啟母石是從萬歲峰頭掉下來的!

    其實,具有這種科學眼光的人早已有了。據(jù)《嵩山志》載,明代曾任河南右參政的孫原貞就是一個,他看過啟母石后,專門寫了篇《啟母石辯》,其中有:“余視山之上,石崖斜裂二道,中缺一處,曰虎頭巖……恐即此石迸裂墜地而為此巖也。”

    看著孫老先生煞有介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似乎他正在做一件糾正歷史大錯的偉大壯舉。

    想想可笑,更是可悲可嘆。他哪里知道?在人類的童年,在我們先祖的眼中,啟母石本不是石頭,它真的就是啟的母親!

    在文明的源頭,文化與科學是一體的。在最初記載啟母石的文字中,我們也看不出絲毫不客觀科學的地方。《淮南子》中說:“禹通軒轅,涂山欲響,聞鼓乃來。禹跳石,誤中鼓。涂山忽至,見禹化熊,漸而去。至嵩山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

    啟母是如何化做石頭,啟又如何從石頭中生出來。文字不繁也不簡,準確而精當,也不容我們去懷疑它的真實性。

    這是我們先祖的認識,也是我們先祖的科學態(tài)度。他們不認為自己在大自然中是獨立的,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與石頭同血同緣,是夫妻、是父母、是兄弟、是姐妹。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工人日報 2011-10-26 作者:張國昌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