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漢賊”王莽:新潮的皇帝 作秀的專家
2013/6/21 9:21:3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漢朝統治400余年,中間夾著一個不倫不類的朝代--新朝。
新朝皇帝王莽,按說不屬于漢代帝王,但不寫他怎樣中斷了漢朝統治,就無法寫劉秀怎樣中興漢室,所以今天就讓王莽出場表演一番。
王莽熱衷改革,喜歡作秀,打造太平盛世的主觀愿望最強烈,做法既另類又新潮,但民間向來不承認他,罵他是"篡漢賊"。
所以,在講述東漢諸帝之前先講王莽,便可知"中興"的緣起了;而在講王莽之前,我們先講了漢高祖、漢文帝等"先帝",便可知王莽"篡漢"的緣起了。
那么,王莽是怎樣"篡漢"的呢?
王莽這個人,在民間口頭文學里,算是壞透了。“王莽攆劉秀”的故事,在無數個夜晚在無數個炕頭上被講述著,使無數人對他恨得咬牙切齒。
民間文學,在貶低一個人的時候,他連豬狗都不如;贊揚一個人的時候,他打一個噴嚏,似乎都是動聽的。在“王莽攆劉秀”的民間傳說里,劉秀始終是正統、正義的化身,連田里的耕牛、樹上的烏鴉都擁護他、保護他、贊美他;而王莽呢,卻是邪惡和殘忍的化身,連天上的一只飛鳥都想啄死他!
一
王莽很有個性,在中國歷史上,他是唯一靠“和平演變”當上皇帝的人。他還是一個追求新潮、喜歡改制的“改革家”。
公元前45年,一個頭顱碩大的嬰兒,降生在一王姓豪門之中。這一王姓豪門崛起于漢武帝時期。當時有個名叫王賀的男子,入宮做了直衣繡使。王賀的兒子王禁,有八子四女,其中一女名叫王政君,后來成了漢元帝的皇后。王禁的八個兒子中,有一個就是王莽的父親,王莽就是王皇后的侄子。
公元前33年,漢元帝駕崩,王政君的兒子劉驁繼位,是為漢成帝。漢成帝尊生母王政君為皇太后。之后王家有9人封侯,5人任大司馬,成為當時最顯赫的家族。
可是,王莽的父親沒有等到封侯就死了,自幼失去父親庇護的他,一直默默無聞。而他的堂兄弟們,卻一個個聲色犬馬、花天酒地,這對王莽來說是個刺激。
王莽沒有怨天尤人,他謙恭好學,苦讀經書,平日里盡力侍奉母親和寡居的嫂子,呵護并教育侄子,一有空閑,就接近掌握朝政大權的叔叔、伯伯,為自己的將來鋪路搭橋。
公元前22年,王莽那位執掌朝政的伯父王鳳生病休養,他抓住這個機會殷勤侍奉,陪住陪聊陪吃,把“三陪”工作做得很到位。為了不燙著伯父,每次喂湯藥,他都親口嘗嘗,那孝順勁兒竟超過了伯父的親生兒女。王鳳很感動,臨死前請求王太后和成帝,讓王莽做了黃門郎。
黃門郎官位雖低,但在帝王身旁,升遷機會多。公元前16年,漢成帝封王莽為新都侯,食邑1500戶,任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剛過而立之年的王莽,已是手握大權的重臣了。
王莽的心理素質極好,為人非常謙恭,不但和眾位大臣友好往來,還常將家財饋贈寒士,由此贏得廣泛贊譽。他的那些身居要職的叔叔、伯伯,也感到非常自豪。他的叔叔王根,早早就退居二線,推薦王莽接替自己的大司馬一職。這一年是公元前8年,王莽38歲。
王莽做了大司馬后,決心再造輿論,于是開始頻頻作秀:每次得到朝廷賞賜,全部分給部門屬下;生活上格外節儉,穿破舊的衣服,吃素淡的飯菜,和老百姓一樣。一次他母親病了,大臣們都讓夫人前去探視。這些貴婦人身著綾羅綢緞,頭戴珠寶首飾,而王莽的妻子呢,穿的卻是粗布衣服,裙子勉強遮住膝蓋。開始,客人以為她是王家的傭人,當知道她是王莽的妻子時,都連連驚嘆。大家一看,王家招待客人的禮數雖然十分周到,但僅清茶一杯,生活很簡樸。從此以后,王莽清廉的名聲就廣為流傳了。
成帝駕崩后,膝下無子,由其侄兒劉欣繼位,是為漢哀帝。哀帝繼位后,強化皇權,打擊外戚,王家因此受到打擊,淡出政壇。王莽很明智,主動辭職回到封地,對地方官員極其恭敬,絲毫沒有侯爺的架子。他的兒子殺了一個奴婢,被他痛罵一頓,他還逼迫兒子自殺,由此贏得了大義滅親、公而忘私的美名。3年時間里,官員們為王莽鳴冤的上書數以百計。
王莽蟄居的這段時間,漢哀帝濫殺名臣,逼死丞相,大搞同性戀。他統治中國6年,使得自漢成帝后開始衰落的漢王室更加不堪。據記載,他極寵愛男寵董賢。一日晨,哀帝醒來欲起,但衣袖被壓在董賢身子下面,他欲將衣袖抽出,卻不忍驚動董賢,就輕輕地將衣袖割斷,悄然離去。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哀帝的心思不在正經事上。更荒唐的是,一次他與群臣飲酒,突然心血來潮,對董賢說“朕欲效仿堯禪舜,把帝位讓給你算了!”哀帝縱欲過度,26歲就死了。王太后命王莽入宮料理喪事,這給了他東山再起的機會。
二
王莽入宮后,先逼董賢自殺,讓國人出了一口惡氣,然后他與王太后商議,迎立中山王箕子繼位,是為漢平帝。
平帝當時年僅9歲,由太皇太后王政君臨朝聽政,王莽位居首輔,執掌朝政。為籠絡人心,他大刀闊斧地糾正冤假錯案,凡皇族中有因罪被廢的,都恢復其屬籍;年老退休的官吏,仍享受1/3的舊俸,由朝廷贍養終生;庶民中的老幼病殘,朝廷則給予救濟。這一舉措使天下人無不稱道。接著,王莽上書太皇太后,說她年事已高,不宜再處理小事,凡封爵以下諸事,均交由他處理。太皇太后被迫同意。從此,天下人就只知王莽而不知漢天子了。
王莽則繼續作秀,撈取政治資本。一年夏季大旱,飛蝗成災,王莽帶頭不吃葷,出錢百萬,獻田30頃,以賑災民。朝中大臣見王莽如此,紛紛捐田獻宅。王莽還派使者去民間捕捉蝗蟲,災民所需農具、牲畜、種子都由官府供給,王莽由此又贏得一片贊譽。
王莽還廣邀天下知識分子入京,筑學舍萬間,讓那些懂得天文、兵法、方術、醫術的士人來到京城,最多時容納一萬多人。一時間,全國賢者為師,愚者為徒,崇尚知識蔚然成風。大臣吏民紛紛上書,請求朝廷封王莽為安漢公,上書者竟有40多萬人次。與此同時,朝廷派往各地了解民情的8名風俗使回到長安,他們說:各地百姓都在歌頌王莽,歌頌他的唱詞就達3萬字。
王莽贏得了人心,離龍椅只差最后一步。
三
太皇太后見形勢如此,只好下詔封王莽為安漢公,說他是安定漢朝的明公。當時平帝已經14歲,漸漸懂事了。他痛恨王莽,每次見到王莽都面露慍色,王莽便引誘平帝喝下毒酒。平帝腹痛難忍,王莽假裝憂心,含淚寫下一篇禱文,說:臣甘愿以身代帝而死!群臣目睹此景,都稱贊他忠心耿耿。不久平帝就死了。
漢平帝沒有兒子,王莽立年僅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號孺子。王莽要求太皇太后封他為“攝皇帝”,從此身著天子袞服,頭戴天子冠冕,面南接受大臣朝拜,并立年號“居攝元年”。
王莽稱帝的野心已經暴露。這時,蜀郡出土石牛一尊,上有文字,說上天要命王莽為帝。王莽索性登上帝位,改年號為“初始”,建立新朝,廢掉太子劉嬰,封其為定安公。這樣一來,統治時間長達214年的西漢王朝,便在不見硝煙的“和平演變”中壽終正寢了。而王莽,從公元前22年步入仕途,到公元9年篡漢成功,共用了31年時間。
王莽很想遷都洛陽,始建國4年,也就是公元12年,他第一次下詔,明確宣布實行兩都制。大意為:吾想以洛陽為新室東都,以長安為新室西都,兩京聯袂,各有風采。可是長安民眾聽說要遷都洛陽,不愿前往。次年2月,王莽再次下詔:定帝德,都洛陽,若有違者,將治其罪。大臣們表示贊同,但以禮服未備為由請求推遲。當年11月,他再次下詔催促遷都,但由于社會矛盾加劇,亟待穩定時局,所以最終也沒能遷都洛陽。
王莽當了皇帝,為使社會各階層都獲得利益,贏得更廣泛的支持,他開始進行改革。首先他發動了改名運動,將全國分為九州125郡。有的郡名一年里改了四五次,官吏和百姓根本記不住,每次頒發公文,都要在新名后面注上舊名。這給基層工作帶來極大麻煩,官吏和百姓都很厭惡。他還把全國的土地改為“王田”,不準買賣;把奴婢稱為“私屬”,不準買賣。他改革貨幣,發行金貨一種、銀貨兩種、龜貨四種、貝貨五種、泉貨六種、布貨十種,共六類二十八種,弄得買賣雙方都分不清錢幣的面值。總之,這些改革,在理論上說得通,可一旦實行就失敗了,不但受到農民反對,許多中小地主也不支持,于是社會大亂,叛亂四起。
王莽害怕了,變得疑神疑鬼,夢見長樂宮的銅人像機器人一樣走動。他開始逃避現實,恨不能登上月球。他命人制作了一輛有九重華蓋的四輪車,讓300名壯漢邊拉邊喊:“登仙!登仙!”企盼登天成仙。
公元23年,農民起義烽火呈燎原之勢,綠林軍擁立劉玄稱帝,年號“更始”,劉玄就是更始帝。王莽建立的新朝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他很荒唐,此時竟然想到了“沖喜”,想以盛大的婚禮沖走這個不幸的消息。為不使自己顯得太老,他還進行了美容美發,將自己的胡子染成了黑色。
起義軍兵臨城下,山窮水盡的王莽,帶領群臣祭天時,不由得大哭起來。這一哭,他頓感壓力減輕,覺得這是個減壓的好辦法,于是動員京城百姓跟他一起哭,并設立粥棚,讓大家吃飽后使勁兒地哭。結果京城內哭聲震天,成了當時世界上最荒唐的一景。
劉玄的部隊就要攻破長安城門了。王莽無計可施,就把監獄的犯人放出來編成軍隊,犯人們喝著豬血酒,拿著槍和戟進行抵抗。這些烏合之眾一觸即潰,起義軍攻入皇宮。王莽逃往漸臺,被亂軍殺死,尸體被肢解,舌頭被切碎。幾名起義軍一邊分食著他的舌頭,一邊說:長舌啊長舌,看你還能不能制造輿論?看你還能不能欺騙天下?(原標題:“篡漢賊”王莽:新潮的皇帝 作秀的專家)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晚報 2006-05-12 作者:孫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