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洛陽白馬寺面積將擴張6.5倍打造中國第一寺

2013/6/21 15:24:15 點擊數: 【字體:


    今年5月29日落成的印度風格佛殿吸引很多游客。 

  白馬寺占地約200畝,未來,它的面積將擴大6.5倍,達到1300畝,成為中國之最。為此,寺院專門成立了“白馬寺擴建辦公室”,今年5月份,白馬寺印度風格的佛殿已經落成,早在1992年修建的泰國風格佛殿正在進行二次內部裝修,除此之外,斯里蘭卡、尼泊爾、日本、韓國、緬甸等國家風格的佛殿也將陸續出現在白馬寺,并且,洛陽市官方正在積極和有關國家進行協商,不少國家也表達了在白馬寺建造佛殿的意向。白馬寺的終極目標,是將寺院打造成世界佛教文化圣地和中國第一寺院。 

  9月9日,洛陽白馬寺。 

  初秋的微風下,古木與一大片古式建筑交相輝映。 

  盡管不是周末,白馬寺內的游客依然很多。 

  這一天,白馬寺的僧眾和工作人員特別忙碌,因為他們要迎接韓國佛教修行體驗團。中午時分,由韓國佛教宗團協議會常任理事法顯法師為團長、金珠法師為副團長的韓國佛教修行體驗團,趕到了白馬寺。下午3點,在白馬寺舉行了修行體驗活動開班儀式。 

  中國佛教協會國際部主任普正法師、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副主任長順法師、白馬寺方丈印樂法師、河南開封大相國寺方丈心廣法師、省市宗教局的各位領導以及韓國佛教修行體驗團所有法師參加了開班儀式。 

  “像這樣的國外訪問團,每年都有好多次。”白馬寺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宋先生告訴記者,白馬寺除了正常的佛事修行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佛教文化交流,包括國內各寺院直接和國際交流。 

  據記載,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應東漢明帝劉莊的邀請來到當時國都洛陽,傳播佛教文化。翌年,漢明帝敕令在國都西興建僧院,取名白馬寺。讓兩位高僧在此翻譯佛經,傳播佛學,從此,佛學開始在中國大規模傳播。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釋源”和“中國第一古剎”。 

  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近年來,隨著白馬寺恢復在佛教界的地位,也迎來了它再一次的復興,“擴建白馬寺”也終于從設想變成了現實。 

  白馬寺正門入口處,擺放著一個展板,內容為白馬寺擴建效果示意圖。 

  白馬寺還專門成立了“白馬寺擴建辦公室”,就設在白馬寺“客堂”隔壁。“之所以把擴建辦公室設在客堂隔壁,是為了方便熱心人士對寺院擴建提出意見和建議。”擴建辦公室的劉先生說,現今的白馬寺占地約200畝,計劃將它擴大6.5倍,使白馬寺占地面積擴大到1300畝,成為中國之最。白馬寺已有印度風格的佛殿,泰國風格的佛殿正在二次裝修中,并計劃修建其他一些國家風格的佛教殿堂。“最終目標就是希望把白馬寺打造成中國第一寺院、全世界的佛教文化圣地。” 

  劉先生透露,近年來,洛陽市圍繞將白馬寺建成“國際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佛事中心、旅游中心、國際一流名寺”的目標,投入大量資金,先后進行了白馬寺周邊一期、二期綜合治理,向東征用了河南第二榮康醫院、向北征用了巨爾乳業有限公司等建設用地,使寺院可利用面積達千余畝,成為全國之最。 

  之后,又委托北京一家規劃設計院對寺院建設用地進行了總體規劃,進一步增強中國“釋源祖庭”、世界“佛教圣地”的影響力。 

  寺內將出現多國風格佛殿 

  曾一度引起廣泛關注的印度風格佛殿今年5月29日正式落成,也成為白馬寺的一個新亮點。 

  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建筑面積3450平方米,主體建筑大佛殿高約30米,供奉著一尊高4.5米的釋迦牟尼坐像。“就是為了保持這里原汁原味的印度風格,展示印度佛家文化,這座佛殿的一磚一瓦都是從印度本土運過來的,施工費用也是由印度提供。”劉先生說。 

  白馬寺方丈印樂法師曾表示,印度風格佛殿的落成,是中印兩國人民傳統友誼的結晶,加快推進了白馬寺打造東方乃至世界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佛事中心的進程。 

  印度風格佛殿并不是在白馬寺建造的第一座外國風格佛殿。早在1992年,時任泰國內務部部長的瓦塔納先生和泰國友好人士常媛女士到河南洛陽朝拜佛教祖庭白馬寺時,就出資與白馬寺共同修建了泰國佛殿。 

  在建造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的同時,又對泰式佛殿進行了二次內部裝修,今年年初又對泰式佛殿進行外部擴建和環境整治,預計全部工程將于今年年底竣工。 

  洛陽市宗教局局長王曉輝告訴記者,繼印度風格佛殿落成之后,將有更多的外國風格佛殿落戶洛陽白馬寺。這是白馬寺建造國際佛殿展示中心規劃中的重要內容。 

  按照有關規劃,在國際佛殿展示中心內,當地政府還將陸續組織修建斯里蘭卡、尼泊爾、日本、韓國、緬甸等國家風格的佛殿。現在,洛陽市正在積極和有關國家進行協商,不少國家也表達了在白馬寺建造佛殿的意向。 

  在擴大寺院建筑的同時,白馬寺也十分注重佛教文化研究。 

  早在2007年,白馬寺就成立了“白馬寺佛教文化研究會”。 

  該研究會的常老師說,白馬寺佛教文化研究會旨在深入挖掘、研究、整理白馬寺佛教文化,吸收國內外一切友好人士、專家學者的意見,從多方面研究白馬寺的建筑藝術、造像藝術、風格變遷、經史文化、法脈傳承等,并著眼于中國佛教和國際佛教的歷史研究,探索在現代文明社會下的佛教和寺廟的發展之路,宣傳愛國愛教思想,弘揚傳統文化。 

  “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個官辦佛教寺院,有接近2000年的歷史,對佛教文化的傳播和發揚光大起著重大作用。”常老師說。 

  常老師介紹,白馬寺佛教文化研究會編纂的《洛陽佛教》月刊,面向全國免費贈閱,已經成為全國佛教界較有影響的雜志。與此同時,利用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平臺,舉辦各種各類展覽宣傳活動,還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建立了中國人民大學宗教學實習基地,每年接待中國人民大學數十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宗教學研究和實習。 

  白馬寺的僧人中有很多高中生,大學生也不少,所以常常能看到戴眼鏡的僧人。不像以前的僧人因為不識字,要天天念經,現在的僧人早晚課的時間足以讓他們記住經書中的內容,所以其他時間研讀經書的很少,取而代之的是新文化知識的學習。 

  在世人的眼中,僧人總是吃齋念佛,六根清凈,與塵世無擾。然而,現代生活中的他們也與時俱進,“過起了現代化的生活”。 

  白馬寺的一位講解員告訴記者,寺院里的僧人除了閱讀佛經外,也會看報紙和一些現代的報刊雜志和書籍,如書法、營銷、計算機等都屬于他們的閱讀范圍。“寺廟里的法師們幾乎都會使用寬帶、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時尚手機、mp3等現代設備。”這位講解員說。 

  印樂法師也曾在不同場合表示,很多寺院成了風景區,僧人要服務游客、來訪的佛教徒和貴賓。僧人不可能像以前那樣,每天有那么多的時間學習。于是,他規定僧人每周一三五集中學習,每個月都會請河南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專家、教授給僧人講課,講佛教不同的宗派、講文學等。 

  洛陽市市長郭洪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開發利用好宗教文化資源,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豐富城市外在形象、促進旅游事業的發展、增進對外開放和友好交流。 

  近年來,洛陽市本著“整合資源,統籌規劃;抓住重點,突出亮點;挖掘文化,提升品位;培育人才,傳承文化,盡快把洛陽市的宗教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實優勢”的指導思想,大力開發利用宗教資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王曉輝告訴記者,對涉及宗教旅游的項目開發,洛陽市首先由市宗教局會同規劃、文物、旅游、園林、文化等部門及專家學者對方案進行論證,這樣既可以保護宗教活動場所的整體風格,也可以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進行有計劃的整合和挖掘。 

  此外,洛陽市加大了對散落宗教場所開發,對一些宗教文物相對集中的城區,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合理規劃、整合,形成整體優勢。 

  白馬寺售票處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洛陽牡丹花會期間,白馬寺就接待游客33.2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81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1.35%、17.73%。特別是4月17日,創下了游客總接待量及日門票收入的歷史新高,當天共接待游客香客3.5萬人次,門票收入78萬元。 

    “有人可能會說,寺院是佛教凈土,提到經濟收入就有點變味,其實不是,在發展宗教文化的同時,帶動一方的經濟發展,有何不好?這也是佛教服務大眾的一種體現,何況,這些工作也不是僧人在做。”王曉輝說,下一步,他們將注重整合現有的宗教文化資源,形成集群效應,更好地體現洛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原標題:洛陽白馬寺面積將擴張6.5倍打造中國第一寺)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鄭州晚報 2010-09-17 作者:袁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白馬寺簡介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