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專家解讀牛郎織女傳說的細節與歷史

2013/6/25 8:53:11 點擊數: 【字體:

 
    新華社濟南8月19日電    8月19日,農歷七月初七,原本與其他日子沒什么兩樣,但因為有了牛郎織女故事,這一天對中國人來說,就變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日子。
專家解讀牛郎織女傳說的細節與歷史

資料圖片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經·小雅·大東》中這段有關織女、牽牛星宿的記載,被專家認為是牛郎織女傳說的萌芽和胚胎。

    關于牛郎織女傳說的成形時間,有人認為是西周,有人認為是西漢,還有人認為是東漢晚期。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說:“不能說《詩經》時期一定沒有這個故事,但可以肯定的是,牛郎織女傳說的形成不會晚于東漢。”

    據了解,古人先有了對星宿的命名,然后才有神話,繼而演變成傳說。據天文學者的推算,農歷七月也就是夏秋之交,織女星升到了一年當中的最高點,在夜空中璀璨奪目,而此時天氣開始轉涼,婦女們忙著紡線織布,準備寒衣。在寂靜的夜晚,婦女在織布機旁勞作,舉頭望見的那顆亮星因此被命名為織女星。

    專家認為,牽牛星的命名緣于犧牲。八月正是動物膘肥體壯的時候,古人開始選擇祭祀用的牲畜,而此時,一度高懸天頂的織女星向西傾斜,牽牛星后來居上,升上了最高點,因此得“牽牛”之名。

    夏秋之交,織女星與牽牛星先后雙雙升上中天,分列銀河兩岸,遙遙相望,牽牛織女的星神愛情故事由此產生。在漢代,經過人們不斷創造,這一星象神話故事逐漸演化成“人仙戀”的傳說。

    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賀學君說,牛郎織女傳說在流傳中形成了多種版本,但是有幾個關鍵性情節是基本一致的,即織女下凡洗澡、人間的牛郎取走織女的衣服、牛郎織女成婚、織女被抓回天庭、牛郎擔著一雙兒女追上去、王母劃天河、七夕搭橋、葡萄樹下聽私語。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李萬鵬認為,經常被混淆的董永和七仙女的“天仙配”故事比牛郎織女“天河配”傳說成形要晚,兩個故事產生的社會心理不同:“天仙配”故事宣揚的是孝道,是漢代“孝治天下”的大背景下出現的,而“天河配”故事的主題是家庭、婚姻,寄托了人們對和美家庭的期待。

    一般認為,每年七月初七,喜鵲飛上天,為牛郎織女搭橋相會。有專家提出,實際上,在早期的傳說中,是烏鴉為他們搭的橋。

    浙江師范大學副教授宣炳善認為,牛郎織女傳說本來起源于北方,逐漸向南方傳播。在南傳過程中,搭橋的烏鴉變成了喜鵲。

    據介紹,在宋代以前的北方,烏鴉有三重神圣身份:自然神話中太陽神的象征;政治神話中天下一統的象征;是倫理神話中孝道的象征。

    宋代的北方人一直認為烏鴉是孝鳥,是義鳥,所以在北方人看來,搭橋的不是喜鵲,而是烏鴉;而南方人喜歡喜鵲,當南北文化融合的時候,烏鴉就和喜鵲混在一起搭橋了,統稱為“烏鵲橋”。

    唐宋以來,北方趨于衰落,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南移。南方人視烏鴉為喪鳥的觀念逐漸傳到了北方,烏鴉退出為牛郎織女搭橋的行列,七夕搭橋遂成為喜鵲的專屬。(原標題:專家解讀牛郎織女傳說的細節與歷史)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新華社 2007-11-14 作者:王海鷹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