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guān)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guān)信息

“龍馬負圖寺系列”之二 古寺深藏伏羲文化(2)

2013/6/27 15:35:00 點擊數(shù): 【字體:

  橋上浮雕透露“消息”

  進入龍馬負圖寺之前,我們意外遭遇“消息卦”。

  該寺門對圖河,進寺必過一座小橋。我們本想匆匆而過,直奔寺內(nèi),卻被孟津伏羲文化研究者李根柱先生拉住了。李先生告訴我們,這座小橋顯示的易文化就很有意趣。其兩側(cè)青石欄板的浮雕獨具一格,分別刻著十二消息卦卦符。

  李先生曾是該寺重建的主要參與者,經(jīng)他指點,我們見識了來自遠古、無處不在的“消息”。

  十二消息卦在六十四卦中占有獨特地位。“消息”一詞,出自《周易》:“日中則仄,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周易》的卦都由兩種符號組成,一條線段即為陽爻,其中間斷開即成陰爻,六十四卦的每個卦,都有六爻,即六個符號構(gòu)成。所謂消、息,是指在一個卦體內(nèi),凡陽爻去而陰爻來,稱為 “消”;凡陰爻去而陽爻來,稱為“息”。也就是說,陽減陰長稱“消”,陰減陽長稱“息”。簡要地說,陰陽此消彼長,即為“消息”。

  在中國先哲看來,天地萬物都各具陰陽,日出日落,月圓月缺,春夏秋冬,每時每刻都有陰陽的消長,都在消息。如消息停止,即意味著事物的死亡。“坤”卦說,“履霜,堅冰至”,霜,昭示了冬的消息;春天柳枝發(fā)出嫩芽,我們稱之為“春消息”。

  但陽氣的回升不是從柳樹發(fā)芽始,而是從農(nóng)歷十一月冬至開始的。“吃罷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現(xiàn)代科學說明,冬至日子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從此直射線開始北移,先民早已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對應十一月的卦象是復卦,該卦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古人稱為“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一元復始”即 “一陽復始”,民諺說“冬至一陽生”,“一陽來復”,說的也是復卦卦義。

  同樣,上面四個陰爻、下面兩個陽爻的臨卦就對應十二月,如此類推,表示一年之中陰陽消長的十二個卦符,就被稱為十二消息卦。如果把這種陰陽消長用曲線表示,就形成一個S形,把這個S形用圓圍起來,就變成了完整的陰陽魚,即太極圖,那條S形成為太極圖的陰陽界限。在十二消息卦中,泰卦對應農(nóng)歷一月,該卦陰爻陽爻相等,三陰在上,代表陰氣逐漸下降的趨勢;三陽居下,代表陽氣逐漸上升,成語“三陽開泰”,就因泰卦而來。與泰卦相對的否卦,則代表農(nóng)歷七月,這卦上面三陽,下面三陰,陽氣虛浮,陰氣凝結(jié),陽氣欲下而潛藏,陰氣則欲“上位”。一年中否泰循環(huán),成語“否極泰來”說的也是卦理。當然,樂極則悲生,泰盡則否來,否泰往復形成四季。世界萬事萬物生生不息,遵循的也都是這個規(guī)律。

  圖河橋欄板上的消息卦靜默不語,卻包含著這么多的消息。李根柱說,研究消息卦,令人感到易學的博大精深,精研否極泰來,人生、自然、社會諸多道理就會豁然貫通。的確,領(lǐng)悟否泰往復,就能既積極進取,又經(jīng)得起曲折和磨難,耐得住寂寞,懂得“韜光養(yǎng)晦”的克制,若能如此,自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易學博物館內(nèi)涵豐富

  進了龍馬負圖寺山門,明代古建伏羲大殿就映入眼簾。這座大殿紅漆門柱,白玉護欄,雕梁畫棟,飛檐翹角,古韻十足。殿內(nèi)正中,高大的伏羲圣像上身著披風,下身樹葉蔽體,手執(zhí)蓍草,左右兩側(cè)分坐炎黃二帝。望著這些塑像,不能不感慨中華文化之傳承久遠,生機無限。

  大殿兩側(cè)山墻上,鑲嵌著數(shù)十塊石碑,除了歷代重修碑外,多是歷代先賢贊頌伏羲、吟詠易理的詩碑。

  “耳目聰明男子身,洪鈞賦予不為貧,須探月窟方知物,未躡天根豈識人,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見天根,天根月窟間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這是宋代邵雍的詩作,多用易學詞匯,尋常不易悟讀。李根柱先生介紹說,“天根”即為復卦,“天者日也”,該卦一陽在下,為陽氣根苗之初生;“月窟”即為 卦,“月者太陰也”,該卦一陰在下,為陰氣根苗之初生。“天根月窟間來往”,是說陰陽轉(zhuǎn)換的奧妙,

  把這陰陽之道參解透徹了,就洞徹了萬物發(fā)生發(fā)展的根本道理。對這首詩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陳氏太極拳理論中,邵雍此詩被認為講的是丹田的形成,認為他按《易經(jīng)》先天八卦圖中的始復之機借于人身,利用“陰極陽生”和“陽極陰生”的物極必反現(xiàn)象,促使人體內(nèi)部以八卦爻相變易之理,引導氣息起到相對應的變化,求得丹田的形成。這是宋代以后儒道兩家練內(nèi)功和煉丹的法則,詩中的“乾遇巽時觀月窟”即為陳式太極拳“上丹田”形成的情景。

  “三十六宮都是春”之語,歷來有不同的理解。邵雍的兒子邵伯溫認為,八卦的系列從1到8,這8個自然數(shù)之和為36。也有易學家認為講八卦卦符的筆畫相加,正好是36畫。李根柱認為,最合理的解釋是,《周易》六十四卦中,只有八個卦正看反看沒有變化,其余五十六卦反和正可各成一卦,因此這五十六卦,其實只是二十八卦。二十八加上正反不變的八卦,總數(shù)為三十六,這三十六可以代表六十四卦的全部。

  伏羲殿左右,各有十八間廂房,分別標注著三十六宮卦的一個,形成一個三十六宮外廊,而廂房內(nèi)為三十六宮易學博物館。在該博物館內(nèi),陳列有《周易》全文碑刻,分前言、周易六十四卦經(jīng)文、周易六十四卦傳文三個部分。前言由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山東大學教授劉大均撰寫。

  伏羲大殿之后,則是三皇殿。該殿的天花板上,繪有二十八宿星象圖,這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對星區(qū)的一種劃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三大體系,一是易經(jīng)體系,充滿陰陽對立、互相依存、不斷轉(zhuǎn)化的辯證思想;二是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甲子體系;三是四方二十八宿體系。而其核心和本源,則是易學。

  二十八宿東方七宿包括300多顆星,其形狀像一條龍;北方七宿共800多顆星,狀如龜蛇,稱玄武七宿;西方七宿有星700多顆,組成白虎形狀;南方七宿有500多顆星,形狀如展翅飛翔的朱雀。

  學者常秉義先生認為,中國原始形態(tài)的歷法非常合理,其以八卦、六十四卦符號系統(tǒng)、干支系統(tǒng)及與之相配的北斗七星、二十八宿星辰所組成的“宇宙大鐘”構(gòu)架,再配以周天公度(360度)和日夜百刻時針系統(tǒng)(類似百分比法),從而形成三代以前簡練精致的歷法。這種歷法以爻為核心,動態(tài)地反映了宇宙運行規(guī)律,中國古代天文學達到極高水準。甚至“比之后來的歷法,從宏觀上講,差誤要小得多”。

  一畫開天生生不息

  伏羲殿神龕下,有一塊橫匾,上書“一畫開天”四個大字,在相關(guān)資料中,這四個字是常見的對伏羲的贊譽。

  “一畫開天”是什么意思?相傳伏羲畫八卦,先創(chuàng)造出代表陰陽的兩個符號:一條線段為陽爻,兩條短線段為陰爻。隨后根據(jù)陰陽合一,陰陽相對,陰陽互動的變化,講陰陽兩爻經(jīng)過一定的組成,生出三個爻組成的八卦。當時伏羲先畫乾卦,該卦由三個陽爻組成,乾為天,所以他的第一筆被稱為“一畫開天”,意思是說,宇宙之間所有的奧秘,都被伏羲由這一畫所建立的易學給破解開來了。如宋代陸游《讀易》詩所云:“無端鑿破乾坤秘,禍始羲皇一畫時。”

  鑿破鴻蒙的伏羲八卦,稱為中國文明的肇端,此后,易學不斷延續(xù)、變化、發(fā)展。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理事田園認為,“易”經(jīng)歷過數(shù)次演變,伏羲易以后,依次是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些“易”都是從伏羲易的基本模型演化出來的,是伏羲易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不同的歷史環(huán)境中的具體應用,與伏羲易是母與子、根與枝的關(guān)系。連山易的代表人物是炎帝,歸藏易的代表人物是黃帝,而到了商代末期,困坐里城的周文王姬昌結(jié)合時代變化,立足伏羲創(chuàng)立易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周易體系。后來,孔子精心研究周易,很有心得,和他的學生一起留下了十篇文章,稱為《易傳》,也叫《十翼》,象征著給周易插上了翅膀,令其飛上了天空。

  田園認為,如今這個時代,新的自然條件正在形成,人類文明已進入一個新的時期,“易”就應該發(fā)生新的變化,一定要回到伏羲易的源頭上,再次演易,推演出適應新自然變化的“易”。

  《周易·系辭》:“生生之謂易。”這是說萬物繁衍不息,生長不已,新事物不斷產(chǎn)生,這就是易。

  在現(xiàn)代漢語里,“易”有容易、變易等意。現(xiàn)在看來神秘深奧的“易”,其實本來是簡單易行的道理,講述的是天地萬物發(fā)展變化的自然之道,如日升日落,寒來暑往,盛極而衰,觸底反彈……因容易,因變易,“易”生生不息,傳承久遠。可以說,這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智慧、最系統(tǒng)的認識自然的知識體系,也是唯一發(fā)祥于源頭,流傳至今,生命力依然旺盛的文化。

  不僅如此,易還被視為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整個傳統(tǒng)文化體系,都以易為源頭。

  徘徊在龍馬負圖寺的伏羲殿外,不能不為中華文化之傳承久遠、生生不息感慨、贊嘆。

  (全文完)

  龍馬負圖寺里的龍馬塑像

  龍馬負圖寺里的明代建筑伏羲殿(原標題:“龍馬負圖寺系列”之二 古寺深藏伏羲文化)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網(wǎng) 2009-10-13 作者:姚偉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龍馬負圖寺系列”之一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