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林氏文化研究會征集林氏家譜見成效
河南省新鄉林氏文化研究會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形式,主動征集整理林氏家譜、族譜,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贊譽。
新鄉林氏文化研究會負責人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談到,中華民族向來就有盛世修志、盛世續家譜的傳統。家譜記載著眾多杰出人物,其優秀業績和道德風范,可供后世傳承,而家譜中的人口出生和死亡、婚姻狀況、遷徙等都有詳細記載,對于研究各時期人口數量、社會結構,職業、文化、壽命等各個方面均有較寶貴的史料價值。它與方志、正史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大廈的三大支柱,是我國珍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林氏家譜、族譜同樣是不可缺失且彌足珍貴的一部分。同時,家譜本身的材質、印刷以及書法藝術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搜集家譜、族譜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也可以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寶貴資料。(毛澤東語)”“家”、“國”緊相聯,家庭的變遷往往與民族、國家的命運密切相關。“國”是由無數的“家”構成的,而同一族人也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國家,終至形成同根同源、“天下一家”的理念。
新鄉是林姓發祥地,所轄衛輝市境內的比干廟是林氏太始祖的葬塋地,比干廟向北 20多公里是比干之子林堅的誕生地。新鄉林氏文化研究會是經新鄉市民政局批準成立的社團組織,以弘揚比干精神、傳承先進文化為己任,以研究族譜、記載名人為重點,廣泛開展收集家譜、研究族譜活動。該會成立4年來,采取走出去主動上門征集、請進來共敘族譜家事等形式,派遣10多人(次),越千山萬水,行程數萬公里,先后赴美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吉隆坡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北京、香港、廣州、福建、湖北等地,共收集到家譜、族譜以及名人傳記等110 套、400余冊。聘請一批專家學者認真分析研究,綜合整理。接待海內外來訪團體和林氏名人近200人次。與此同時,該會還在比干廟開設“華夏林氏族譜館”,開辦林氏網站,專門征集家譜、族譜。河南魯山的一位70多歲名叫林三甲的老漢,主動將珍藏幾代的12卷家譜提供給林研會研究珍藏。在新鄉就業的大學生林益鴻,專程返回原籍福建莆田,取來自己的家譜,交林研會研究收藏。前不久,中央電視臺《探索與發現》欄目組前來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比干廟拍攝節目,當導演目睹這些各式各樣保存完好的家譜、族譜等珍貴的史料,嘆為觀止,評價甚高。
天下林氏數千萬,遍布海內外。尋親祭祖,慎終追遠,從家譜、族譜中可以獲取豐富的信息資源。集中珍藏,既能防止火災、遺失等不測,還能發揮激勵后人奮發進取、光前裕后的歷史性作用。臺灣林氏有數百萬之眾,林研會希望能為兩岸人員和文化交流開辟新的通道。(原標題:新鄉林氏研究會征林氏家譜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