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柏梁鎮(zhèn)甘羅村,原名張灣,相傳神童甘羅葬于此村后,才改名甘羅村。村東頭立著幾株蒼柏,郁郁蔥蔥,蔚為壯觀。古柏名曰“甘羅柏”,柏下有甘羅墓和甘羅廟。特別是甘羅柏,明代以后被定為“鄢陵八景”之一,被譽為“甘羅嘉樹”。
甘羅12歲做宰相,這是一個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據(jù)《史記》記載:甘羅,下蔡人,秦左丞相甘茂孫,年十二,能請?zhí)葡嘌,?fù)請五乘為唐報趙,說得五城以廣河間,還報秦,乃封羅為上卿。上卿,爵比宰相,這就是“甘羅十二做宰相”一典的由來。
一個12歲的孩子憑什么能取得上卿的高位呢?甘羅不僅有洞察人性的天賦,還有能說轉(zhuǎn)乾坤的伶牙俐齒。
秦王嬴政即位,相國呂不韋權(quán)傾一時。秦國想伐趙,就先與燕國結(jié)盟,準備派大臣到燕國擔任相國。呂不韋心中的理想人選是張?zhí),于是登門請張?zhí)频窖鄧。而張(zhí)埔驗閿?shù)次攻打趙國,趙國對他恨之入骨,由秦入燕必須經(jīng)過趙國,他害怕路上被趙國截殺,所以堅決不肯前往。
呂不韋束手無策,悶悶不樂。他的門客中有一個叫甘羅的小孩兒,年僅12歲。甘羅見呂不韋愁眉不展,就問他遇到了什么難事?呂不韋正煩著呢,對甘羅揮揮手說:“小孩子一邊玩兒去!”沒想到甘羅一本正經(jīng)地說:“相國您養(yǎng)門客的目的,就是關(guān)鍵時候能為您分憂,F(xiàn)在您有了難處卻不告訴我,我就是想幫助您也無處著手啊!”呂不韋聽小甘羅說得尚有道理,就把張?zhí)撇豢舷嘌嗟氖抡f了出來。小甘羅一聽就樂了:“嗨,就這小事兒啊,早告訴我啊,小菜一碟。”呂不韋生氣了,呵斥道:“你這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我請他都請不動,他會聽你一個小毛孩兒的話?”
呂不韋一發(fā)火,甘羅不樂意了,義正詞嚴地說:“項橐年方7歲就做了孔子的老師,我今年已12歲了,比項橐還大5歲呢。我如果說大話辦不成事,您再訓(xùn)斥我也不晚。您現(xiàn)在就給我臉色看,不是太不尊重人才了嗎?”呂不韋很驚奇甘羅一個小孩兒會說出這樣的話,連忙道歉:“是我做得不對,如果你能請得動張?zhí)疲揖妥屒赝醴饽銥榍?”
甘羅很正式地去見張?zhí),張(zhí)齐m然知道甘羅是呂不韋的門客,但見甘羅不過一小屁孩兒,就非?床黄鹚,傲慢地說:“小孩子是想自取其辱嗎?”甘羅卻出語驚人:“我是來給您吊喪的!”張?zhí)拼笈?ldquo;我活得好好的,吊什么喪?”甘羅反駁道:“未必吧?只怕腦袋馬上就要搬家了!”張?zhí)拼篌@失色,非要甘羅說出個所以然來。甘羅不緊不慢地說:“您的功勞,比得上武安君白起嗎?”張?zhí)普f:“武安君南挫強楚,北威燕趙,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攻城略地,不計其數(shù),我連他的1/10也比不上啊!”甘羅接著說:“文信侯呂不韋與應(yīng)侯范雎相比,誰在秦國更說了算啊?”張?zhí)普f:“當然是文信侯了。”甘羅步步緊逼:“既然您也知道文信侯比應(yīng)侯更說了算,您的功勞也比不上武安君,那我就不明白了,想當年應(yīng)侯想讓武安君攻打趙國,武安君不肯出征,應(yīng)侯一怒,武安君就被趕出咸陽,在杜郵被逼自殺;現(xiàn)在文信侯登門請您到燕國擔任相國,您卻不答應(yīng),文信侯能放過您嗎?所以我說您的死期已經(jīng)不遠了!”
甘羅這一席話,說得張?zhí)企@恐萬狀,連忙給甘羅施禮:“我知錯了,謝謝先生救我!”滿口答應(yīng)愿意到燕國去,并讓甘羅給呂不韋帶信,改天他將到相府負荊請罪。
張?zhí)茰蕚浜眯欣睿瑢⒁霭l(fā)到燕國。甘羅又對呂不韋說:“相國,張?zhí)坡犃宋业脑挘饝?yīng)去燕國赴任,但他的內(nèi)心還是害怕趙國中途殺了他。我請相國借給我五乘車,我先到趙國給張?zhí)拼蚯罢尽?rdquo;呂不韋就把甘羅推薦給秦王嬴政,嬴政一見甘羅小小年紀,眉清目秀,非常喜歡,就問甘羅:“小家伙,你見到趙王說什么呢?”甘羅回答說:“察言觀色,隨機應(yīng)變,說什么話可不是能事先預(yù)定的。”秦王大喜,就派給甘羅良車十乘,仆從百余人,讓他出使趙國。
趙悼襄王聞報秦國使者到來,出郊十公里迎接,等一見面,才發(fā)現(xiàn)秦使原來是個小孩兒,暗暗稱奇,問道:“昔日為秦國打通三川的人也姓甘,他是先生的什么人啊?”甘羅答道:“那是我的祖父。”趙王又問:“先生今年多大了?”甘羅又答:“12歲。”趙王繼續(xù)問:“秦國朝內(nèi)成年人不夠使嗎?咋讓先生您這樣的小孩兒出使我國啊?”甘羅朗聲答道:“我們秦王用人有個規(guī)矩,年紀大的辦大事,年紀小的辦小事。我在朝里年紀最小,所以就被派到貴國來了。”
趙王見小甘羅不卑不亢,言辭利落,內(nèi)心暗暗佩服,開始進入正題:“先生光臨敝國,有何見教呢?”甘羅問道:“大王知道燕太子丹到秦國為人質(zhì)的事嗎?”趙王答道:“聽說了。”甘羅又問:“那大王知道張?zhí)葡嘌嗟氖聠?”趙王又答:“也聽說了。”甘羅一針見血說道:“秦國與燕國結(jié)盟通好,趙國可就危險了!”
趙王聞言大驚,問道:“秦國與燕國親近的目的是要干什么啊?”甘羅答道:“實不相瞞,秦與燕兩國準備聯(lián)合攻打趙國,目的在于奪取河間之地。為趙國考慮,大王不如主動割五城獻給秦國,我就說服秦王不派張?zhí)茡窝嘞啵缓脱鄧Y(jié)盟,而與趙國通好。以你們強大的趙國攻打弱小的燕國,只要我們秦國不救援,勝利肯定是你們的。那時你們的收獲,絕對不止是五座城啊!”
趙王非常高興,立即賞給甘羅黃金百鎰,白璧兩雙,并且把五座城的地圖交給甘羅,讓他回去向秦王復(fù)命。
秦王見甘羅不費一兵一卒平白得到五座城,大喜過望,聽從甘羅的建議,不再派張?zhí)迫パ鄧。張(zhí)泼獬艘惶嗣半U差事,因此也非常感激甘羅。
趙國聽說秦與燕兩國聯(lián)盟破裂,就發(fā)兵攻打燕國,大獲全勝,得到上谷30城,趙國自己留下19城,把其余11城獻給秦國。秦王因為甘羅功大,封甘羅為上卿,并賜田宅。
甘羅小小年紀就揚名立萬,官高位顯。但天妒英才,甘羅受封不久之后就去世了。關(guān)于甘羅之死,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甘羅被封為上卿后,經(jīng)常陪同秦王決策國家大事。有時,秦王與王后一起對弈也讓甘羅作陪。一次,甘羅在幫皇后拾掉在地下的棋子時故意捏了一下王后的腳,以示對她一貫驕橫的不滿。王后對此大怒,要秦王斬了甘羅。但秦王愛惜甘羅之才,就對王后解釋說:“甘羅不是故意的,是不小心才碰著而已,算了。”甘羅一聽卻急忙糾正說:“我不是不小心,是故意捏她的腳的。”秦王無奈,不得不依律處死甘羅。12歲的甘羅就這樣走完了他短暫而絢麗的一生。(原標題:天妒英才小甘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