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使用過的筆架
袁家閣又名袁閣村,地處項城市高寺鎮西北角,西鄰106國道,北鄰白龜溝秦坡村,南依汾河,東鄰曹河,開闊平坦,環境優美,擁有袁氏陵園、皇封十三統蛟龍碑、袁氏祠堂、袁氏牌坊、袁氏閣廟等遺跡。環朱閣、依雕欄、繞陵園憑吊先人,松柏蒼翠,紫氣東來,而今改革開放三十余年,近兩千名袁氏后裔躬耕桑梓,樂享太平,一個新崛起的文明新村正召喚著四海袁氏有志之士投資開發互利雙贏。
袁世凱使用過的石制象棋
1984年底寒冬臘月,積雪一尺多厚,袁家濟作為袁重山長門人,其子袁啟軍一路風寒回籍省親前來祭拜,午時祭拜時出現奇特景象:鳴炮焚紙后從大總統父親袁保中墓穴中出現一條金黃色青蛙蛇,因怕破壞其靈氣,當場進行了掩埋。
1986年8月,國際著名物理學家袁家騮,從美國遠渡重洋回袁閣省親,因時下大雨加之家鄉貧窮,道路泥濘,未能完成祭拜祖先的夙愿,但在袁家騮病重期間,家人看望他時,袁家騮老人落淚遺憾說:“你給我買水果,不如帶一壺家鄉水讓俺嘗一嘗,我有生之年未能回袁閣老家祭拜祖先啊!”
廣州社會科學院駱寶善教授從1984年起來袁閣數次,尋找大總統資料,研究探索袁氏鐵板家譜,通過核對,校正才有今天袁氏家譜新版本,此鐵板家譜長 90厘米,寬2.8米,厚0.5厘米,重約一噸工筆楷書,是1874年大總統父親袁保中與清朝一品大員袁甲三之子袁保恒撰修,并用鐵鑄成,解放后1958 年大練鋼鐵時被砸毀,砸毀前被袁家仁用棉紙拓下,現存放于袁文征家。
2007年4月全國第一屆中華袁氏研究會在項城召開,袁榮成會長帶領全國三百名袁氏宗親,來袁閣參加祭拜,祭拜后袁氏宗親一致要求抓緊時間恢復袁氏陵園,袁氏祠堂等古跡,并當場捐獻五萬元人民幣資助恢復重建陵園。
“故鄉行,桑梓情”。2008年4月河南書法協會會員袁柱石先生捐獻袁氏陵園208棵松柏樹,現已綠樹成林。自古名宦必立專祠,而達祖盡皆不立祠,1875年,光緒元年由袁保恒總修,劉東旺和黃振羲執筆,蓋宗祠而立神居歆,祭田置而人孝養。2010年袁閣村民自發募捐5萬元,恢復把皇封十三統蛟龍碑。
袁氏陵園,氣勢恢宏,陵園內現有41座祖墳,其間有為獎甲三而追封一品官員(袁志恭、袁九芝、袁耀東、.郭太夫人) 、二品官員袁保齡、三品官員袁保山、四品官員袁世昇、江西候補知府袁克荷、總統父親袁保中之靈柩,而今完好無損。2011年5月22日廣州東莞袁崇煥后裔一行冒雨來袁閣省親,言龍脈猶在、靈氣猶存呼吁袁氏宗親盡快修復祠堂、十三統蛟龍碑等諸多建筑群。【原標題:緬懷袁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