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姓,目前是中國第四大姓,分布相當廣泛,俗語“張王李趙遍地劉”,說的就是這意思。平時初見面,自我介紹時,姓劉的會說:“我姓劉,文刀劉。”氣度自是不凡。這樣介紹大概有三層含義:第一,劉姓是大姓,文刀劉,誰人不知,哪個不曉?第二,俺是文刀劉,不是柳樹的“柳”,可別混淆嘍!第三,頗有自豪感,俺劉姓是貴姓,稱帝稱王者有66人,牛!
可是,若遇到文字專家,這樣介紹“我姓劉,文刀劉”,專家便要皺眉頭了,因為“劉”是簡體字(又稱簡化字),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鮮有“文刀劉”這一說法!“劉”字不過才出現40余年——劉,才是劉姓的正體字(又稱繁體字)!
劉,與金屬有關,作為名詞,劉就是斧鉞;作為動詞,就是殺戮、征服。劉字,盡管還有多種含義,但“斧鉞”是其本義,是劉姓之初始含義。
那么,劉姓為啥和斧鉞有關聯呢?
原來,在遠古時期,斧鉞的作用甚大,抵御野獸,勞動生產,部落爭戰,都得靠它。它是征服和開拓的象征,最早感悟此理的氏族,便以斧鉞為圖騰。崇尚勇武,敢于戰斗,形成了劉姓的精神氣質。
最古老的劉姓聚居地,在今河北省唐縣。任何一個姓氏,其產生與形成,都是有多個源頭的,劉姓也不例外,共有三大源頭:
第一是出自祁姓。堯,是古部落陶唐氏的首領,祁姓,為黃帝嫡裔。夏朝第十四代帝王孔甲時期,都城就設在偃師二里頭,時稱“斟■”。也就是在孔甲時期,出現了第一位被載入史冊的劉姓人物——劉累。
劉累的事跡,主要見于《左傳》、《史記》、《唐書》。這些文獻中說:劉累是帝堯陶唐氏的后裔,祖上本姓祁,但他出生時掌上有特殊手紋,形似“上田下系”,故取名劉累。劉累長大后,孔甲還當政。孔甲好事鬼神,整天神神道道的,他宣布自己從渭水、漢水各得兩條龍,兩雌兩雄,要馴養這四條龍為自己表演,卻不知怎么養,就向全國發通告:誰會養龍,快快報名!賜地封賞,讓你立功!
劉累幼年時曾跟豢龍氏學過馴龍,就自告奮勇前來養龍?准缀芨吲d,賜劉累為“御龍氏”,并把今偃師南部一帶作為劉累及其母親的食邑,稱為劉地。劉累接下這工作,不敢怠慢,精心養龍并訓練龍,讓其表演。后來,有一條龍生病死了,他很害怕,不敢上報,就把龍肉做成湯羹獻于孔甲,稱之為奇珍。
孔甲不知內情,只是感到味道很特別,就賞賜給劉累一些錢物,這事就算過去了?准捉洺砜待埖谋硌,劉累每次只讓兩條龍上場,留下一條龍替換,這樣竟又應付了一段時間。突然有一天,孔甲通知他,要看四條龍一同表演。劉累見勢不妙,看隱瞞不住,便帶著家小逃到魯縣(今平頂山市魯山縣),從此隱居,世代姓劉。
由此看來,劉姓與洛陽大有干系,劉姓有名的先祖劉累,就出自洛陽偃師,而且其后裔中的劉邦做了漢代的開國皇帝,促進漢族、漢字、漢語等漢風漢韻的形成,劉姓是頗有來頭的一個姓。
第二是出自姬姓。《洛陽市志》第二卷引《姓氏考略》記載,劉姓有出自姬姓者,分為兩支。一支為季歷之后:周武王即位后,追封自己的祖父季歷為王季;到了周成王時,又封王季少子于劉邑,故城在今偃師市南部緱氏鄉陶家村,即古劉聚村,實際上就是夏朝劉累的故居,其后裔以邑名為氏,形成最早的姬姓劉氏。一支為周匡王之后:東周末年,周匡王封其少子于劉邑,建劉國,人稱劉康公。劉康公為周大夫,食采于劉,以邑為氏,其后裔姓劉。
劉康公的兒子劉夏,史稱劉定公,早年在周王室中擔任卿士之職,經常為周王出使各國。到周景王時,劉夏以王族元勛身份出任周王室正卿,開始操縱東周朝政,成為當時地位顯赫、勢力強大的貴族。所以,出自姬姓的劉姓,在東周時期相當活躍。而進入漢代之后,由于出自祁姓的劉邦當了漢朝的開國皇帝,這支劉姓便吃香了,形成了劉姓皇族,其后的劉秀、劉備都屬這一支。劉康公那一支劉姓的影響力越來越小了,有的甚至融入到祁姓劉氏之中了。
第三是出自改姓和賜姓。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推行漢化政策,將鮮卑族獨孤氏全族改為劉氏;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大舉賜姓改姓,匈奴族、婁氏、項氏、烏庫哩氏、王姓、冠姓、龔姓、薛姓、何姓、滿族之留佳氏、伊喇氏、寧古塔氏,都有因故改為劉姓的;烏桓、羌、氐、突厥、蒙古、維吾爾、回、滿等族,先后進入中原,也有不少改為劉姓,如后漢高祖劉知遠,本為沙陀人,冒姓劉姓。
劉姓郡望多達25個,其中著名的有18處,如弘農郡(今靈寶市一帶)、梁郡 (今商丘一帶)、頓丘郡(今清豐縣一帶)、南陽郡(今南陽市)、河南郡(今洛陽市)、尉氏郡(今尉氏縣)等,其堂號有彭城堂、豢龍堂、藜照堂等。劉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在各地占的比例很大,譬如在今偃師市,劉姓在各姓中排在第四位,共有1000多戶、4萬多人。
劉姓名人有1200多人, “二十五史”中有載。而在《中國名人大辭典》中,收錄的名人就更多,有1574人,稱帝稱王者66人,僅西漢和東漢400多年間,劉姓人中就出了20多位皇帝。三國時的蜀漢、十六國時的前趙、南朝的宋、五代十國的南漢等,也都是劉姓人建立的王朝。劉姓歷代名人有唐代詩人劉禹錫、劉希夷,南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明初大臣劉伯溫(劉基),清著名書法家劉墉、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弟等。
據調查,洛陽雖是劉姓的發源地,但從未舉行過大型的劉姓宗親聯誼會,倒是平頂山市在這方面比較積極,第四屆世界劉氏聯誼大會,于2004年在魯山縣舉辦,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30個代表團及國內的15個代表團共700余名代表參加此次盛會。魯山縣這樣做,是認為劉累當年逃到魯縣才躲過了滅族之災,劉氏得以在此繁衍,人丁興旺。如今在魯山縣境內,仍有劉相公莊、劉澤莊、劉河、劉寨、劉溝、劉鐵溝等劉姓聚居地十幾個。據我市有關專家介紹,在洛陽偃師一帶,如果要找劉姓聚居地的話,也會有很多,只是沒有梳理罷了。 【原標題:劉 斧鉞開天地 御龍傳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