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陵位于靈寶市城西20公里處的陽平鎮東北5公里黃帝嶺(又稱軒轅黃帝鑄鼎原)上。黃帝陵冢高6米,周長42.5米,黃土筑實,包含有龍山時代石斧及灰陶片等。陵南50米處祭黃帝廟和魁星樓(已毀),廟院約3500平方米,廟南方圓3公里,即古代軒轅黃帝鑄鼎處,又稱鑄鼎原。
黃帝廟建于西漢武帝時,據史籍載,漢武帝建宮,唐刺史王顏為銘,明縣令王億立碑,后廟傾圯,碑記荒歿。后縣令黃方又建廟,并建奎樓于廟后,自為記,后廟復傾毀。明崇禎二年(1629年)縣令李服義重建,十一月告成。現黃帝廟皆成廢墟,僅留下黃帝陵冢一座和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虢州刺史王顏撰文、華州刺史袁滋籀書的石碑一通。1989年元月20日,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將黃帝陵公布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黃帝陵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宇翔 )【原標題:西漢時已開始祭拜的靈寶黃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