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金水河的故事
2012/5/2 14:34:2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鄭州市內有一條河,叫金水河,古時它是鄭國管城的外河。春秋末期子產在鄭國為相,正當“王綱解紐”、“禮崩樂壞”的混亂時代,清人王源說:“子產當國,內則制服強宗,外則接應大國,二者乃其治國大端……子產為春秋第一人。”《史記·鄭世家》記:“孔子嘗過鄭,與子產如兄弟云”,因為他“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鄭定公八年(公元前522年)“子產死,家無余財,子不能葬,國人哀之,丈夫舍金銀,婦人舍珠玉,金銀財寶不可勝計。其子不受,國人悉輦以沉之河,河因名金水”。清代“金水晴波”還是鄭州八景之一。1941年時修改了金水河道,1988年沿河修了濱河公園。
《左傳》記,子產死的時候,孔子感嘆稱“古之遺愛也”。在鄭州東大街,原來有宋代修建的子產祠,也稱遺愛祠,清人有題詩:“鄭跡多淪沒,猶存遺愛祠。”自民國始在此設為小學校。雖然子產祠早就被毀,但很多50歲以上的人都說他們年輕時還看到過子產碑,現在我找到那里時當然也沒有問出它的去向。子產的事跡從陳舊的典籍中搜尋出來,但卻沒有了憑吊的去處,只是那條并沒有給鄭州帶來多少福氣的泥河又可以叫金水河了。(原標題:老鄭州新故事之金水河)
來源:新浪房產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