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北宋開封民俗—“祭灶”

2012/4/28 10:10:05 點擊數: 【字體:

 
    北宋時期,開封作為當時的京城,過年的氣息很濃,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說,從農歷的臘月十五到正月十五,開封城的大街小巷“皆結彩棚,鋪陳冠梳……間列舞場歌館,車馬交馳”。王安石寫詩說:“車馬紛紛白晝同,萬家燈火暖春風。”農歷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這兩天,開封人就開始焚香祭拜灶神,稱為“祭灶”。當時,開封城里已經流傳這樣的民謠:“臘八祭灶,年節來到,小妮戴花,小兒放炮,老婆兒穿花襖,老頭兒哈哈笑。”

  
    北宋的經濟較為繁榮,都城開封生活著大量市民、手工業者、商人和兵士。經濟繁榮帶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隨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開始,“豪門之家,遇雪即開庭,塑雪獅,裝雪燈,以會辭舊。”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說:“迎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鐘馗、桃符及財神……”

  
    祭灶又稱“辭灶”、“祀灶”,北宋的開封人把臘月二十三日這天當成辭灶日,民謠說:“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西天。”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監視善惡的神,被尊為“灶君”、“灶王”或“灶王爺”,每年臘月二十三這天,他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為此,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為他設祭餞行,謂之“辭灶”。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先擺上糖果和黃米面窩窩,祭灶人跪在灶王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于大人之后。據說,雞是灶王爺升天時騎的馬,故把雞稱為“馬”。燒香后,屋內香煙繚繞,人們開始磕頭,把舊灶神連同它兩邊的“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對聯揭下燒掉,就算是送灶王爺上天了。燒灶王爺像的同時,還要燒一些谷草和雜糧,意思是給灶王喂馬。直到臘月三十晚上,再請來新灶王,貼上灶王圖,有的人家在灶王爺像兩邊貼上對聯:“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來。”祭灶這天,要燃放新年的第一輪鞭炮,還要吃麻糖、火燒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在北宋時期的開封,典型的祭灶食品是灶糖。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據說,祭灶用灶糖是為了讓灶王爺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是要粘住嘴饞好事、愛說閑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祭灶,新年來到。過了臘月二十三,婦女們開始蒸饃、做花糕、炸丸子,一直忙到除夕。男人們則殺豬宰羊,置辦年貨,趕集上店,打酒買菜。臘月二十三后,百無禁忌,按舊日的說法,不能成婚者可以在此時婚嫁,謂之“亂歲”。

  
    祭灶完畢,人們要在家里進行大掃除,即“掃房子”。全家人一起動手,搬箱挪柜,將屋里屋外徹底打掃一遍,鍋碗瓢勺全部洗刷干凈,窗明幾凈,煥然一新。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這天趕回家,歡歡喜喜過個年。(原標題:北宋開封民俗文化 “祭灶”)

 
 


來源:今日網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