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當日,長319米、寬近40米、投資258萬元修建的明德路與和諧路貫通工程已完成路基開挖220多米,年底竣工后可將城區與安置小區等多個農村社區連在一起,使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據了解,今年以來,石龍區以“改善民生、和諧發展”為重點,新開工了昌茂大道與和諧路貫通、石龍區新汽車站建設、車輛檢測管理所建設、花果山綠化亮化、龍湖二期、安置小區建設、環境整治、文化共享工程、“金陽光”教育計劃等10大類16項工程,件件落到老百姓心坎上的,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
為此,石龍區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入手,在爭先創優中問計于民,梳理出與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的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10項“民生工程”目標,并不斷查找發展中存在的民生問題,圍繞老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和緊迫問題集中進行整改,為“和諧石龍”打造新支撐。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該區在實施生態家園建設和升級環保設施、優化產業結構的基礎上,今年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工程”。該區落實“建大關小”政策、強力淘汰落后產能,關閉了30萬噸焦化企業2家、小洗煤40多家,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強力遏制污染源頭。同時,還開展了石龍河生態治理、龍湖公園二期工程等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形成了山清水秀的生態圈和大型種養植產業帶,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2%,好天氣天數達到了352天,再現了“煤海之鄉白鷺飛”的美景。
為進一步解決塌陷區和工業安全防護區群眾住房問題,該區投入1.2億元建成的第一安置小區一期工程150戶新房即將交付使用,已啟動的二期工程建成后可徹底解決925戶群眾的住房難題,規劃的第二安置小區工程年內即可開工建設。在南顧莊村城中村開發改造現場,總投資5000萬元的居民樓和商業街已交付使用,二期改造工程正在加緊實施。而繼龍祥苑、龍馨苑小區后,龍湖華苑、雅苑、福苑、國文世家等住宅小區使居民居住條件有了質的升華。
該區還實施了以解決“零就業”家庭和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為重點的陽光工程,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到目前為止,已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02萬元,扶持高校畢業生和返鄉農民工創業、帶動就業276人。與此同時,該區還從9月起,啟動了以工會、民政局為重點的,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日常救助、專項救助等立體救助機制,對低保、人戶分離困難家庭及其他困難人員的大病、火災意外災害、子女就學等實施緊急救助。而高標準建設的標準化村室普及和投資313萬元建成的平頂山市龍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的投入使用標志著該區農村衛生組織一體化工程已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目前,該區新農合農民參合率達98.6%。
該區大力推進文化共享工程,加大了中心文化站點、村文化室及配套設施建設。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區級中心1個、數字化新農村書屋和文化資源共享服務點11個,使群眾足不出村就可以瀏覽國家圖書館內容和省市文化資源。在普及高中教育、取消入學戶口限制解決來區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的基礎上,今年又投資400多萬元對初中教學樓、高中操場及校園基礎設施進行建設,使全區的整體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民生工程就是民心工程,是民本之需。我們以‘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為平臺,就是要全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促進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石龍區區委書記趙軍告訴記者。(蔡長偉 劉大偉)(原標題:石龍區:民心工程打造“和諧石龍”新支撐)
來源: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