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月老的由來,在商丘流傳著一個(gè)美麗的傳說。唐代有一位少年叫韋固,一天他外出郊游,當(dāng)晚在城南的一家旅店住下。晚上,韋固乘月散步來到后花園,見一位老人背著錦囊正在月下看書,忙上前施禮,問看什么書?老人笑道:《婚牘》也。韋固想:《婚牘》定是記載人間姻緣的書,又見那錦囊脹鼓且發(fā)紅光,便叩問其中裝了什么?老人微笑道:“紅繩子也”。韋固又問:紅繩子何用?老人從囊中掏出一支紅繩,當(dāng)空一晃,只見一道紅光在韋固的腳下繞了一圈,然后朝北而去。老人告訴韋固,此繩以系夫婦之足,雖仇敵之家,貧賤懸隔,天涯異域,此繩一系之亦必好和,終不可違也。韋固見自己的婚事已定,趕緊問自己婚配何人。老人答曰:“店北賣菜老嫗之女也”。說完就不見了。
第二天,韋固起早梳洗打扮一番,趕緊找到店北賣菜老嫗,特意詢問他的女兒。見到的卻是一個(gè)蓬頭垢面、面黃肌瘦、相貌丑陋的三歲女孩。不禁火起,竟拔劍刺去女孩驚呼,老嫗高叫,韋固棄劍而逃。
十幾年過去了,韋固已成為一名武將,娶相洲刺史王泰之女香娘為妻。洞房之夜韋固揭開香娘的紅頭蓋,見妻子貌美非凡,只見眉心貼著一朵紅紙剪的小花,問其緣故。聽香娘敘說,方知香娘就是當(dāng)年賣菜老嫗之女。夫妻如夢(mèng)初醒,從此恩愛有加,后子孫滿堂,白頭偕老至終。以后,民間就把“月下老人”當(dāng)成司婚之神來膜拜。
事見唐朝李復(fù)言的志怪小說《續(xù)幽怪錄》
原文:杜陵韋固,少孤。思早娶婦,多歧,求婚不成。貞觀二年,將游清河,旅次朱城南店。客有以前清河司馬潘FANG女為議者,來日,期于店西龍興寺門。固以求之意切,且往焉。斜月尚明,有老人倚巾囊坐于階上,向月簡(jiǎn)書。覘之,不識(shí)其字。固問曰:“老父所尋者何書?固少小苦學(xué),字書無不識(shí)者,西國(guó)梵字亦能讀之。唯此書目所未覿,如何?”老人笑曰:“此非世間書,君何得見?”固曰:“然則何出也?”曰:“幽冥之書。”固曰:“幽冥之人,何以到此?”曰:“君行自早,非某不當(dāng)來也。幾幽吏皆主生人之事,可不行其中乎?今道途之行,人鬼各半,自不辨耳。”固曰:“然則君何主?”曰:“天下之婚牘耳。”固喜曰:“固少孤,常愿早娶,以廣后嗣。邇來十年,多方求之,竟不遂意。今者,人有期此,與議潘司馬女,可以成乎?”曰:“未也,君婦適三歲耳。年十七,當(dāng)入君門。”固問:“囊中何物?”曰:“赤繩子耳,以系夫婦之足,雖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xiāng),此繩一系,終不可逭。君之腳已系于彼矣,他求何益!”曰:“固妻安在,其家何為?”曰:“此店北,賣菜家嫗女耳。”固曰:“可見乎?”曰:“嫗陳姓,常抱之來賣菜于是。能隨我行,當(dāng)示君。”及明,所期不至。老人卷書揭囊而行,固逐之,入米市。有眇嫗抱三歲女來,敝陋亦甚。老人指曰:“此君之妻也。”固怒曰:“殺之可乎?”老人曰:“此人命當(dāng)食大祿,因子而食邑,庸可殺乎?”老人遂隱。固磨一小刀,付其奴曰:“汝素干事能,為我殺彼女,賜汝萬錢。”奴曰:“諾。”明日,袖刀入菜市中,于眾中刺之而走。一市紛擾,奔走獲免。問奴曰:“所刺中否?”曰:“初刺其心,不幸才中眉間耳。”后來婚終不遂。
又十四年,以父蔭,參相州君,刺史王泰俾攝司戶掾,專鞫獄,以為能,因妻以女,可年十六七,容色華麗。固稱愜之極。然其眉間常貼一花鈿,雖沐浴閑處,未嘗暫去。歲余,固逼問之,妻SHAN然曰:“妾郡守之猶子也,非其女也。疇昔父曾宰宋城,終其官。時(shí)妾在襁褓,母兄次歿。唯一莊在宋城南,與乳母陳氏居。去店近,鬻蔬以給朝夕。陳氏憐,不忍暫棄。三歲時(shí),抱行市中,為狂賊所刺,刀痕尚在,故以花子覆之。七八年間,叔從事盧龍,遂得在左右,以為女嫁君耳。”固曰:“陳氏眇乎?”曰:“然。何以知之?”固曰:“所刺者固也。”乃曰:“奇也。”因盡言之,相敬愈極。后生男鯤,為雁門太守,封太原郡太夫人。知陰騭之定,不可變也。宋城宰聞之,題其店曰“定婚店”。
如今,在商丘火神臺(tái)(也叫閼伯臺(tái))東側(cè)的玉皇廟內(nèi),有月老殿,殿闊三間,坐東朝西。
詩(shī)云:
題月老
誰夫啥妻月老管,
千里姻緣一線牽,
若想修成美伴侶,
前生現(xiàn)世積德善。
(原標(biāo)題:月老傳說(愛情之神))
來源:法律博客 作者: 李清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