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淮陽2月23日電 (記者李志全)早上6點鐘,65歲的秦學剛便早早來到位于河南省淮陽縣的伏羲太昊陵,虔誠地獻上一炷香,燒些冥幣、元寶等紙錢,祈求始祖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2月23日,農歷二月初二,相傳是中國民間龍抬頭的日子。和秦學剛一樣,數以萬計的海內外羲皇子孫當天應著千年的古老約定,齊聚淮陽太昊陵,祭拜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趕廟會。朝拜者和香客們排出長長的隊伍。
淮陽是太昊伏羲氏的建都和長眠之地,該縣的太昊陵為歷朝歷代全國太昊伏羲專祀地,從古到今香火不斷,綿延數千年,被譽為海內外華夏兒女尋根祭祖的圣地。
一大早,在太昊陵外的廣場上,人頭攢動,香客隊伍綿延足有數公里之長,有的提香拎紙,有的一步三叩頭,有的嘴中不時念叨著。而進入廟內,蜂擁的人群更是將此圍的水泄不通。被擠在其中的秦學剛不由感嘆,早聽說人多,沒想到這么多,“春運時去火車站也不過如此”。
“因為今天是二月二,民間有拜人祖的傳統,所以人特別多。”負責保潔工作的宋桂香表示,早上4點多來上班時,太昊陵門外就擠滿了香客,沒辦法,只好提前開門。
當天上午,官方層面也舉行了“壬辰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大典”,來自社會各界人士及政府官員以文明、簡單的拜謁方式——獻花籃、上香、三鞠躬表達對先祖的緬懷。
循著悠揚的古典祭祀聲樂,四方香客們也以最民間的方式表達了虔誠之情。只要是廟內有關伏羲傳說之處,哪怕是一草一木,都要拜一拜。
“祭拜老祖宗,不是為了哪一個人,是為了國家太平。”70歲的王玉梅老人盡管腿腳有些不靈活,但仍在家人的攙扶下前來祭拜伏羲氏。她說,“燒香這個事心誠就靈,我們都是伏羲的兒女,她會保佑我們的。”
為期一個月河南淮陽羲皇故都朝祖會,也于當天拉開帷幕。2008年,該廟會曾以其參會人數一天82萬人次,被世界吉尼斯總部授予“全球單日參會人數最多的古廟會”。(完)(原標題:數萬民眾河南淮陽拜祭太昊伏羲氏)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2年0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