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鎮鎮從1989年開始建設無公害韭菜生產基地,當時主要由張莊村的村民經營,今年54歲的王丕海就是該村第一批種植韭菜的村民。王丕海告訴記者:“那時種韭菜的人還不多,但即便這樣,賣韭菜時也得帶著韭菜到附近叫賣。”
韭菜種植大戶和典型示范戶的效益逐年提高,如今新鎮鎮已經形成以張莊村為中心、涉及周圍十幾個行政村的萬畝韭菜生產基地。王丕海說:“雖然現在韭菜越種越多,可咱們不愁賣。這幾年河北、山東甚至甘肅,都有大車來收韭菜,根本不用擔心銷路問題。”王丕海和老伴種了六七畝韭菜,單種韭菜這一項,二人一年就有5萬多元的收入。
記者跟王丕海到他們家的韭菜大棚里,一進大棚,濃濃的韭菜香撲鼻而來。王丕海說,每年從農歷十月份到來年的農歷二月,種韭菜、割韭菜,忙個不停,每天都有事做。
隨著張莊村韭菜種植戶的增多,村里專門成立了割韭菜小組,誰家韭菜該割了,只要打個電話,割韭菜小組馬上過去幫忙。記者采訪時,割韭菜小組正好在一戶村民家的韭菜大棚里幫忙割韭菜,大棚并不高,大家只能彎著腰或蹲著干活,可大家有說有笑,在歡聲笑語中分享著收獲的喜悅。
張莊韭菜打出了自己的名氣,有了非常穩定的銷路,附近村莊紛紛過來學習,張莊村專門為各村派去了技術員。如今,以張莊村為中心的萬畝韭菜基地已經基本形成,2007年的時候成立了浚縣新鎮韭菜種植協會,去年又成立了浚縣聚慧蔬菜種植合作社,張莊村還成立了經紀人小組,專門負責聯系銷路。(記者 苗苗 實習生 王風嬌)(原標題:新鎮鎮張莊村的韭菜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