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信陽市固始縣城出發,沿204省道,向西經過40分鐘的顛簸,來到全國聞名的“中國蘿卜之鄉”——徐集。
固始縣徐集鄉地處江淮,史灌河沖積平原中部,四面環河,空氣清新,土質疏松細膩肥沃,果蔬種植歷史悠久,尤以盛產優質名牌“王腦蘿卜”飲譽古今,相傳是明太祖朱元璋欽定貢品。
在徐集鄉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簡陋的會議室內,鄉黨委書記馬俊剛接待了我們一行。馬書記又被大家習慣叫做“馬招呼”。“馬招呼”得知我們來采訪,就吩咐下屬拿來“王腦蘿卜”。于是,我們一邊吃著“王腦蘿卜”,一邊談著“王腦蘿卜”。談起“王腦蘿卜”,“馬招呼”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題,他說,“王腦蘿卜”之所以聞名全國,是因為徐集鄉特有的土壤養育了它。“王腦蘿卜”表面光滑,個體均勻,青色所占比例在三分之二以上,以肉色青為主要特點,鮮嫩可人,汁多味美。“王腦蘿卜”,還可切開腌制、醬漬,尤以生食最佳,因為它內含大量葡萄糖、果糖、蔗糖和維生素等多種活性物質和人體所需營養成份,其中維生素C含量是梨和蘋果的8-10倍。由于不含草酸,所含鈣易為人體充分吸收,是人體補鈣的良好來源,且具清熱解毒、潤肺去痰、理氣化滯、美容養顏、醒腦明目等諸多功效。
說起“王腦蘿卜”的發展經歷,“馬招呼”告訴記者,近年來,鄉黨委、鄉政府始終把種植“王腦蘿卜”作為一項支柱產業來開發,并在原有市場開發的基礎上,不斷調整種植業結構,真正讓農民在種植結構調整中嘗到甜頭。但如何讓“王腦蘿卜”這一地方特產沖出鄉村,走向大中城市,使農民獲得更大的收益?“馬招呼”告訴記者,1999年9月,鄉里專門成立了“錦鄉園果蔬開發公司”,面向社會廣納賢能。當時受聘在某單位開車的李敬榮,主動請纓任果蔬公司營銷經理。于是,這位司機出身的經理,就走南闖北為農民賣蘿卜。由于他誠信經營,不到一年就銷售了幾萬公斤。于是,他又帶著樣品蘿卜到首都北京,參加了全國優質農產品研討暨產銷見面會。沒想到,在這次展銷會上,徐集的蘿卜,以其特有的口感和美觀的外形備受與會者青睞。2001年,為了把蘿卜種植業做大、做強,徐集鄉又以盛產蘿卜的自然村的名字王腦村為地名,向國家申請了“王腦蘿卜”商標。目前,“王腦蘿卜”不僅早已走出了灘涂地,走出了河南,且已走向世界,遠銷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如今的“王腦蘿卜”已被國家農業部審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在王腦村的蘿卜種植基地,“馬招呼”告訴記者,今年基地已經收到來自省內多個城市和北京、上海、廣州等地500多噸的蘿卜訂單。一個“王腦蘿卜”,最高零售價格可以賣到6元至8元。站在一旁的村支書告訴記者,僅王腦村近三年就在北京、上海等地銷售“王腦蘿卜”300萬公斤,銷售收入達到600多萬元。(原標題:固始縣徐集鄉王腦蘿卜暢銷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