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原來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再增加20公頃。”春節剛過,大家都還沉浸在年味兒里,而在河南省新密市五指嶺金銀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辦公室里,樊永茂主任正在和合作社的主要成員籌劃今年的打算。
樊永茂告訴記者:“去年種植的34公頃密二花還正處在苗期,產量還不是太高,算下來,年收入110多萬元。目前密二花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今年除了增加種植面積外,我們還要在深加工上下功夫。”
新密金銀花又名密二花,屬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因它初開花時,色銀白,過二三日變為黃色,黃白相映,故美稱“金銀花”。新密市(原名密縣)是河南省金銀花之鄉,種植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金銀花出密縣五指山”。清嘉慶二十二年《密縣志載》“金銀花品香味俱佳,山中種植者,頗多受利”。密二花因具有“花條長、骨茬硬、色澤佳、質純凈、味濃清香”等特點,為全國同類之冠,被定為特級銀花。1985年,原國家主席李先念在全國中藥材會議上說:“全國銀花看河南,河南銀花看密縣。”1984年,國家醫藥總局國藥科字第431號文件將密縣金銀花列入第一批保密項目。隨著改革開放快速發展,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密二花發展迅速,暢銷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港澳等國家和地區,因而有“密縣二花甲天下,特級銀花第一家” 的美譽。
新密市屬淺山丘陵的地貌特征,土壤相對貧瘠,干旱少雨,日照時間長,造就了密二花花冠厚、骨茬硬、色澤純凈、清香味濃等品質特色。密二花富含木犀草苷和綠原酸(C16H18O9),其中木犀草苷含量大于0.06%(0.6mg/g)、綠原酸含量大于2%(20mg/g),均高于201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的要求(《藥典》規定金銀花按干燥品計算含木犀草苷不得少于0.05%;含綠原酸不得少于1.5%)。密二花主要分布在新密市尖山、牛店、岳村、曲梁、袁莊等13個鄉(鎮),原來多處于半野生狀態,田頭、堰邊、荒山坡都有生長,20世紀70年代進入人工集約栽培階段。密二花的垂直分布差別也較大,尤以海拔300~800米自然分布較多,且質量好、產量高。20世紀八九十年代其種植面積有所發展,特別是2000年以后實施了規模化種植。 2000年,新密市委下發文件《中共新密市委新密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退耕還林和密二花產業化的意見》,把加快密二花產業化和林果業的發展作為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的重大戰略舉措,科技人員先后通過成立科技攻關小組,建立密植豐產園以及科研機構和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對密二花發展歷史、栽培技術演變、生產狀況、藥用價值和用途的廣泛調查,根據密二花特征、特性及生長必備自然條件反復實踐總結,形成了育苗選林、田間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采摘、干制、貯藏等生產技術體系,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科技成果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密二花的產量,而且還使密二花本身具有的優良性能和品質得到固化和發展。同時,在周邊地區也得到了推廣應用。
近年來,新密市委、市政府對密二花產業的發展更加重視,新密市質監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并依據《密二花生產技術規范》等系列地方標準大力實施標準化種植,使密二花生產更加規范合理有序,從而使密二花質量特色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將密二花作為新密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農產品,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全市種植總面積已達近700公頃,年產量達60多萬公斤,每公斤300多元,年產值近1.8億元。2003年,該市尖山風景區管委會承擔的密二花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順利通過了考核驗收,被確定為“河南省農業標準化示范區”;2009年,新密市質監局批準發布了新密市農業地方標準《密二花產地環境要求》、《密二花生產技術規范》;同年,新密市被河南省質監局授予“河南省農業標準化示范市”榮譽稱號;2010年,尖山風景區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又獲得了“河南省標準化農產品標志證書”,2011年9月,密二花獲得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據了解,為確保密二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質量,新密市政府建立了密二花種植基地、當地村委、專業合作社、管委會政府、地方質監部門5級聯合監管機制,制定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生產、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強化標準化管理,定期組織種植戶進行培訓,宣傳貫徹金銀花地方標準,確保金銀花標準化種植、采摘、曬干、包裝、貯運等環節的質量要求。對密二花生產農戶建立完善生產檔案,詳細掌握農戶的基本情況和生產情況,對農戶實行嚴格的檔案管理制度。對生產經營者能夠嚴格執行標準、效果明顯且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和物質獎勵,對不能按照標準組織生產的給予批評和教育。依法加強對密二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日常管理工作,嚴格密二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專用標志的申請使用。
新密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堅持把密二花作為新密的特色產業來抓,并將其納入新密市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制定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政府引導、科研先行、農戶為主、企業帶動及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規范的產業化發展格局。(記者 孫中杰 宋曉霞)(原標題:金花銀花不如新密金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