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中原行 其實不想走其實還想留
2012/6/14 15:04:2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離別情依依。5月17日,“中原行——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大型采風”活動臨近尾聲,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畫家在分別之際表達著對河南的不舍之情。
“來河南來晚了”
離開活動的最后一站新密打虎亭漢墓,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朱凡合上了自己的速寫本,200頁的本子里畫滿了他眼中的河南。他對記者說:“來河南來晚了。在河南待了6天,發現處處都是寶貝,處處都是精品,所到之處都能給人激情和靈感,實在不想走。回去后我會讓我的朋友們抓緊時間來河南看看。”
中國戲曲學院教授毛偉對打虎亭漢墓的壁畫戀戀不舍。他說,這次活動不僅增進了畫家之間的交流,也加強了外界對河南的了解。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方楚雄則沒有跟隨車隊行進,而是自己留在嵩陽書院繼續創作。記者見到他時,已是中午時分。他激動地拿著自己的作品讓周圍的畫家看。他說:“有機會我還要來。”
“我們沒有畫夠”
此次“中原行”,畫家們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畫夠。遂平縣的嵖岈山風景區讓畫家們眼睛一亮。“四周平坦之地兀然突起50多平方公里山的‘森林’,真乃‘中原盆景’,蔚為壯觀。登山路上沒有時間畫畫,甚是遺憾。”廣州美術學院原院長、教授張治安說。
從講解員的介紹中,畫家們知道了清朝乾隆皇帝三上嵖岈山、明代淮安才子吳承恩游嵖岈山引發靈感創作傳世名著《西游記》……他們對這片“天然石林”更加贊不絕口。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副主任張彥連續畫出3幅速寫還意猶未盡。他說:“豫南的山大多以靈秀為主,嵖岈山卻顯示出它雄渾的特色,很有個性。可惜時間太短,沒有畫夠。”
“我們必須再來”
被問到是否還會再來河南,畫家們異口同聲,“必須再來”。行走在古樹參天、回廊通幽的武陟嘉應觀內,畫家們被精美絕倫的建筑群吸引。“我的繪畫以建筑為主,嘉應觀內的古建筑對我有很大啟發。”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鐘紀明說,“但只看一次無法形成深刻印象,我想我會來很多次。”
中國畫學會理事王培東依依不舍地說,此次采風從人文風物到自然景觀,內容非常豐富,遺憾的是時間太短。此次活動給畫家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接觸生活的機會,畫家們很受感染,有了切身感受也就有了創作激情。回去后,我們要將這些感觸好好沉淀,變成畫作。(原標題: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中原行 其實不想走其實還想留)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201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