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簾繡額,燈光晃耀:汴繡藝術典雅華貴
2012/6/15 17:43:4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河南文化產業網8月17日消息:開封汴繡,與蘇繡、蜀繡、湘繡、粵繡并稱為五大名繡。它從“宋繡”發展而來,歷史悠久。在宋代東京,繡品非常盛行,不僅帝王妃嬪貴族官僚,愛在官服禮服裝飾品上刺上錦繡,平民百姓也用它點綴婚喪嫁娶之衣。“珠簾繡額,燈光晃耀”、“繡額珠簾,巧制新裝,競夸華麗”,《東京夢華錄》中關于繡品的介紹,俯拾皆是。《宋會要輯稿》曾記載了宋代官府開設“文繡院”的史實。當時“文繡院”中的300名繡工,都是從民間選拔的刺繡高手,她們的任務是繡制龍袍、鳳衣、龍鳳日月旗、朝服等各種衣物裝飾,是專為皇族服務的刺秀藝人。
宋代民間的刺繡也非常普遍,在相國寺內有專門賣刺繡品的市場。《東京夢華錄》卷三,曾有相國寺市場萬民交易的場面描寫。這些刺繡買賣市場,對宋代刺繡業的繁榮,起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明代屠龍在他的《畫箋》一書中,曾對宋代刺繡給予了高度評價:“宋之閨繡畫,山水人物,樓臺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其用絨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故眉目畢具,絨彩奪目,而豐神宛然,設色開染,較畫更嘉!女紅之巧,十指春風,回不可及。”由此可見,宋代刺繡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尉氏汴繡廠在傳統的單、雙面繡的技藝和針法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國畫內含深刻、表現淋漓的特色,在原作的基礎上,運用汴繡構圖大方、色彩明快典雅、針線細密等技藝,精心開發出具有濃郁時代氣息的人物畫及風情民俗畫,以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瑞的舉世名作《清明上河圖》為剌繡代表作, 再創了—批兼具欣賞和收藏價值為一體的歷史名畫及當代名人字畫,不失為高雅、華貴的會議禮品、旅游紀念品、庭堂裝飾和收藏品。(原標題:珠簾繡額,燈光晃耀:汴繡藝術典雅華貴)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