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我們拜醫圣 今年祭拜亮點多
2012/6/20 16:50:1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年年拜醫圣,一拜拜了1800年。
又是一年正月十八。每年的這一天,是南陽民眾的又一個節日,這一天,南陽人虔誠祭拜千古醫圣張仲景。而且,不只是南陽民眾,還有人千里迢迢而來,甚至是從異國他鄉……
今年的正月十八是醫圣張仲景1862周年誕辰日。今年的祭拜活動亮點多,醫圣祠準備了“醫圣之光”文藝晚會、祭拜、學術研討會、唱大戲、民俗表演、謎語競猜等一系列活動。正月十八當天,醫圣祠將全天免費對市民開放。
正月十八,醫圣祠內讓我們點燃一炷心香,虔誠祭拜醫圣。
“醫圣之光”頌醫圣
張仲景基金會是南陽乃至全省中醫藥事業首個公募基金,面向全社會籌募,用于南陽中醫藥事業發展。今年的醫圣祭拜活動,張仲景基金會承辦了“醫圣之光”文藝晚會和一系列祭拜活動。
正月十七晚,“醫圣之光”文藝晚會將在南陽影劇院舉行。晚會分紀念醫圣張仲景誕辰1862周年、張仲景基金會募集善款等,將突出仲景文化、中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愛心奉獻、民族文化、時代精神之主題。正月十八清晨,張仲景基金會將在醫圣祠舉辦祭拜醫圣活動。
三天大戲敬醫圣
正月十八至正月二十,南陽市曲劇二團將在醫圣祠大門前連演3天大戲(一天兩場共6場),為市民帶來《全家福》、《包公辭朝》、《燕王掃北》等經典劇目。
正月十八當天,醫圣祠還將舉辦謎語競猜和中醫專家義診等活動。這一天,醫圣祠大門前還有群眾自發組織的扭秧歌、撐旱船等民俗活動。
研討會上說醫圣
為了更好地繼承和弘揚醫圣文化,紀念活動期間,醫圣祠和《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雜志社將聯合舉辦仲景學術研討會,《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雜志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的大型國家級科技期刊,是國內外醫學學術交流的一個平臺,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屆時將有近百名國內知名中醫專家參加。
世界的目光看醫圣
時間靜靜地走過了1862年,今天,仲景學說和仲景思想,不僅為國內歷代醫家所尊崇,而且被日本、朝鮮、歐美諸國醫家效法,被譽為“眾法之宗,群方之祖,醫門之圣書”。張仲景已幻化成世界中醫藥的精神象征和一面旗幟,醫圣也成為世界的醫圣,祭拜醫圣的規模和參與者范圍及影響也越來越大。
日本的一些醫學團體及相關醫藥研究會等曾多次組織醫學家來醫圣祠瞻仰膜拜醫圣;韓國、東南亞、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醫藥專家、學者和社會賢達也紛紛前來拜謁……
正月十八的拜祭,已從最原始的祈求身體健康逐漸演變為一種弘揚醫圣精神、推進中醫藥文化發展,讓中醫藥走向世界,更好地為全人類健康服務的思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眾祭拜的內涵也從單純的祈福、祈求健康等上升到了對醫圣人格、醫圣文化的崇敬和敬仰。
千年傳承拜醫圣
“醫圣祭拜活動由來已久,民間說法至少在千年以上。”據張仲景博物館副館長張勝忠介紹,從南陽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漢代南陽就已經有民間祭拜張仲景的活動。
古代,民間拜祭多為祈求身體健康。每年有春秋兩祭,一般在上巳日(即三月三)和重陽日(九月九)節日祭祀,祭祀活動內容豐富,既有當地百姓燒香放炮、祭祀問藥、祈福平安、請戲還愿,也有各地醫藥學家的朝圣祭祀、義診施藥,還有醫林會館的學術講堂、座談交流和文人賦詩而歌……至明清,隨著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各種版本的盛行,醫圣其人其事更是廣為流傳,祭拜的規模和影響也越來越大,但基本上還是局限于民間。
祭黃帝,拜炎陵,是炎黃子孫對始祖的崇敬和膜拜。今天,醫圣張仲景,是中醫藥的至“圣”,祭拜醫圣,是民眾對中醫藥學的崇敬和對中醫藥文化的虔誠。“祈福”,祈的是健康,是家人的健康,是民族的健康和對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的美好祝愿……(原標題:年年我們拜醫圣 今年祭拜亮點多)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南陽晚報 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