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的形成
玉雕灣早市究竟形成于何年何月何日,雖已不可考,但其大致輪廓人們還是有些記憶的。最初,人們在中華玉文化中心廣場及其附近零散地擺擺地攤;后來,鎮政府把這些“游兵散將”集中起來,攤位分設在廣場兩側,這就是早市的雛形。
當時,精明的石佛寺村支書冀廷梅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在本村所轄的地盤上建造了一座面積4600平方米,可容納近800個攤位的大棚,形成了一個氣勢磅大的正規早市,命名為“玉博苑玉器批發市場”(現在人們習慣地稱之為“早市”)。
隨著時間的推移,早市的生意日益紅火,毗鄰玉博苑早市的“玉博苑瑪瑙玉器批發市場”(當地人俗稱“紅火一條街”) 、新民路北側的“琢玉苑玉器生產銷售批發市場”,也相繼加入了早市的行列。至此,早市的范圍和規模也不斷擴容和壯大。
早市的特色
玉雕灣早市形成后,以其早、全、廉、實、多等特色凸顯出旺盛的生命力,吸引著全國各地的玉商。
早:是指出市早。要說出市早,莫過于“后起之秀”——琢玉苑玉器生產銷售批發市場了。該市場約6點前就有人出攤上市,人們稱之為“早早市”。6時許,玉文化廣場南北兩側的白玉原石商開始擺地攤。7點前玉博苑早市開始“擺兵布陣”。最后才是紅火一條街。出攤時間幾乎是環環相接,相差不遠的。依次順序為:琢玉苑——中心廣場——玉博苑——紅火一條街。總之,7點半以前,全部早市貨品都已上市。
全:指玉石的種類和玉器的品種齊全。在早市里,幾乎涵蓋了鎮平所生產的山子、人物、爐熏、器具、擺件等十大類近千個品種;上海、江蘇、廣東、遼寧等地生產的翡翠、岫玉、雕件也常有面市,還有少部分銅器、銀器、瓷器、古玩等。原材料包括白玉、翡翠、獨玉、瑪瑙、碧玉等近百個品種。貨品齊全是早市的最大特色和外地客商追逐的重要環節,也是全國同類市場無法與之比肩的。
廉:指商品的價格低。早市上有上萬元到幾塊錢價格不等的商品。上萬元的產品僅占10%,上千元的還占不到百分之30%,其余均為千元以下中低檔產品,當然也有幾元的產品。由于是批發價,商品的價格要相對低廉。
實:指要價真實,不喊虛頭。在早市上99%的經商者會告訴你實價,并詳細介紹所售商品的構成原料及優缺點等。因為是批發,一般不會漫天要價或欺騙顧客。
多:指攤位多,顧客多。整個早市約有1500個攤位,分別是:中心廣場兩側約300余個,玉博苑800個左右,紅火一條街200個,琢玉苑100多個。每天趕早市的人約2萬人次,形成了“珠光寶氣生輝,萬家商賈云集”的壯觀場面。
早市的亮點
早市的最大亮點,莫過于新疆人做的白玉原石生意。廣場南側兩行、北側一行,均是出售白玉原石的。他們的地攤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大者幾噸左右,小者如豆粒。
那里的生意十分火爆,成交率很高。當地企業的購買者,精心挑選每一塊原石,或估堆買一捧或一小包,回去雕成大小不同的擺件、手把件、掛件。也有外地顧客來淘寶的,從千千萬萬塊原石中去挑。(原標題:鎮平玉雕灣早市為什么這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