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6月2日訊(記者 袁濤)獨輪騎車、軟功表演、捆手脫繩、空箱變人、穿越刀圈......6月1日上午,第十一屆網上看河南采訪團走進雜技之鄉濮陽市東北莊,東北莊雜技學校的孩子們和67歲的宗則成老人一家為網媒記者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雜技表演。
濮陽雜技歷史悠久,起源于春秋,興盛于明清,發展于現代,以功力深厚、技藝精湛著稱于世。宗則成老人所在的東北莊與河北吳橋并稱為中國雜技“南北兩故里”,這里80%的農戶都是雜技藝人。2007年,東北莊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而在濮陽,這樣的雜技表演已經“耍”成了一種文化產業。
據了解,濮陽市立足雜技這一文化資源優勢,從2000年開始舉辦龍文化活動周,每年舉辦一屆。2003年改為中華龍文化節,并增設雜技藝術節,兩年一屆至今,共舉辦中華龍文化節6屆、雜技藝術節3屆。目前全市擁有以豪藝集團、華晨集團等為主的各類雜技團體30多個,從業人員1萬多人,年經營收入1億多元。每年在***演出的團隊有50多個,演員600多人,創匯800多萬美元。雜技產業已成為濮陽文化產業的龍頭。
一批打有“濮陽制造”標簽的雜技節目在國內外屢獲大獎。《獅林春光》、《女子大排椅》先后奪得金獅獎,《攀登》榮獲意大利雜技最高獎總統獎,《抖空竹》榮獲意大利政府獎和最佳表演獎,《飛天》榮獲德國第五屆國際馬戲節金獎,成為國內外同類節目的頂尖之作。據不完全統計,近20年來,濮陽雜技在省級以上乃至國際雜技藝術節等大賽中獲獎300多項。2009年,濮陽豪藝集團又投入8000多萬元打造大型雜技精品劇目《水秀》,節目一經上演,場場火爆。目前,《水秀》已經成功推出三版,共演出200余場,接待觀眾20多萬人次,吸引世界多國的文化藝術界前來觀摩,并帶動了周邊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前來觀看,市場好評如潮,經常出現一票難求的局面,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繼成功打造雜技精品劇目《水秀》后,一座以雜技文化為主題、集文化產業與城市公園于一體的現代城市公園即將于6月中旬在濮陽破土動工,這是濮陽在文化產業方面作出的又一重大舉措。主體公園包括水秀龍珠館、民俗雜技表演館、國際雜技演藝館、美洲館、亞洲館、非洲館、奇幻魔方館、雜技4D館和雜技博覽館等設施。項目一期工程預計將于2012年10月完成,二期工程2015年底完成。(原標題:濮陽雜技“耍”成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