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縣正月古廟會申遺很有希望
2012/6/23 11:05:0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通過廟會我看到了人山人海,各種表演都有,而且都是自發的,群眾有這個需要,他們就能更好地發揮。浚縣正月古廟會不僅為更多的人享受這場文化盛宴提供了機會,從新春廟會傳統來講,也是為市民普及了中國春節的民俗文化。”祁連休說。
祁連休表示,浚縣正月古廟會申遺很有優勢。首先,它有著悠久的歷史,而這些歷史有碑刻、地方志等文獻記載,是有跡可循的。其次,它是動態的,眾多百姓參與證明其群眾基礎的豐厚,這點尤為難得。
“群眾基礎好、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相信在各方的支持和幫助下,浚縣正月古廟會申遺能夠成功!”祁連休說,如今很多民俗元素都被現代工業文明淹沒了,但研討組在浚縣正月古廟會看到的則是另外一種景象:這里的廟會繁榮、興旺、發達,經過政府較好的組織,群眾的積極性被充分釋放……這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年我來過一次,今年來參加仍是意猶未盡。我很喜歡看這里的社火表演和古跡,喜歡像大伾山和浮丘山廟宇中的碑刻,還有環境氣氛。參加廟會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學習,老百姓給我們進行的民俗文化傳統的教育。鶴壁高鐵通行之后,我相信能吸引北京、天津,甚至南方如上海等大都市的游人前來一睹浚縣正月古廟會的風采,從而使我們的民俗文化更加繁榮,讓老百姓玩得更開心,更能體現廟會和本地民俗的價值。”祁連休說。
他希望能發動鶴壁人的智慧,使浚縣正月古廟會形成產業化的鏈條,讓廟會既有序開展,又保持它的熱度,同時提供更加便利的吃住行服務,屆時將吸引更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游人
浚縣廟會充分體現了
民間信仰和習俗
——訪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名譽會長、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陶立璠
“因為有浚縣正月古廟會這樣一個文化符號,從2010年開始,我第三次來鶴壁參加春節文化論壇。浚縣廟會歷史悠久,這樣一個物質、精神文化元素集中的廟會,充分體現了民間信仰和習俗。”陶立璠說。
陶立璠介紹,過去春節的主題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等,廟會寄托人民理想的平臺。在民俗里,來年的豐收要感謝神靈,講春祈秋報,浚縣廟會將其充分表現出來。“在浚縣正月古廟會上,我們看到這么多的人,我相信大伾山以后不會寂寞,依然會有很多人來這里朝圣進香。古廟會是一個標志性的文化現象,也是綜合性的歷史再現。應該好好保護它,怎樣把傳統和現代有機結合起來,使它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浚縣正月古廟會是鶴壁春節文化中具有標志性的歷史活動,它保存完整,十分難得。”陶立璠說。
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
需要薪火相傳
——訪河南大學教授高有鵬
河南大學教授高有鵬滿懷激情,盛贊了浚縣正月古廟會。
高有鵬表示,大伾山屬于太行山脈,千百年來,浚縣正月古廟會依托大伾山文化持續至今,是太行文化的總結。參與人數多,持續時間長,為華夏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從大禹到大佛,再到黃飛虎和碧霞元君,浚縣古廟會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凝聚了無數人的智慧,古廟會能夠持續幾千年,不但是人民的選擇,更是文化的選擇。人的精神生活需要文化的滋養,科學力不能及的地方,文化可以創造和改變它。
建構文化生態系統,需要保護和傳承并重。“在浚縣古廟會上,不僅有老人,也有孩子,傳承民族文化,需要我們每一代人薪火相傳才能永不止息。”高有鵬充滿激情地說。 高有鵬 鶴壁日報記者 靖桂宇 攝
浚縣廟會的神、民、藝、貨
體現對未來的期待
——訪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會長蕭放
“浚縣廟會的群眾基礎非常好,管理很到位,內容很豐富。更難得的是,浚縣正月古廟會保存完整,將歷史很好地還原并傳承了下來。傳統廟會講究的神、民、藝、貨,在浚縣廟會上都有體現,也體現了老百姓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會長蕭放說。
蕭放告訴記者,如今中國不少地區的春節文化越來越不明顯。而浚縣廟會非常古老,且傳承完整,規模很大,持續時間長,群眾基礎深厚。“在這里,我看到廟會把人心凝聚起來,這是老百姓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和精神表達。”蕭放說,浚縣正月古廟會完整地還原了傳統的神靈崇拜。要把廟會辦得更吸引人,仍要在傳統廟會的神、民、藝、貨上下功夫,即信仰、民眾、民間藝術和貿易。 □晨報記者 秦穎 文/圖 蕭放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淇河文化吸引我來到鶴壁
——訪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總會秘書長田英淑(韓國)
“來到鶴壁之前,我就滿懷對‘瞻彼淇奧,綠竹青青’的淇河文化的向往,到了鶴壁之后,我從浚縣的古廟會上感受到了人們用傳統的祭祀方式,表達對生活美好祝愿的積極態度。”田英淑說。
田英淑介紹,她發現中國人很喜歡說“保護文化”,韓國人則喜歡說“享受文化”,然而不論是保護文化還是享受文化,文化都是需要傳承和發展的。
在韓國,很多傳統的節日是不放假的,只有中秋、春節和端午祭仍然保留著比較濃厚的節日氣氛,其中以中秋節最為隆重。聽記者說中國給不少傳統節日設置了休假,田英淑表示,這有助于保留傳統文化的氛圍。 田英淑 鶴壁日報記者 靖桂宇 攝
飲食注重保陰潛陽
食補多以固護脾腎、調養肝血為主。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兼顧,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不可過食燥熱的食物。食物的味道可以適當濃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以保持熱量。此外,還要攝入黃綠色的蔬菜,如油菜、菠菜等。
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飲食沒有節制,吃得太飽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所以,應該避免饑飽失調,以免發生食滯,導致腸胃損傷、便秘等。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以在早餐或晚餐時吃小米粥。此外,飯后要適當運動,幫助食物消化。
適當喝茶有利健康
春夏兩季,可以喝綠茶和烏龍茶,能清熱解暑。秋冬季節適合喝紅茶或普洱茶,可驅寒。老年人可以喝紅茶、普洱茶,綠茶或烏龍茶則要少喝。
豪柏國際男士spa養生會所
——新春飲食三大原
浚縣古廟會的祭祀
跟春節的起源有關
——夏挽群眼中的浚縣正月古廟會
夏挽群,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省文聯副主席、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曾榮獲“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特別獎”。“浚縣古廟會我來過多次,每次來都有不同感受。”夏挽群說,“浚縣正月古廟會跟春節的起源有關。春節一是起源于天文歷法,另外就是起源于古代祭祀。祭祀,是浚縣古廟會很大的一個特點。”
他說,浚縣正月古廟會是一種原生文化,“浚縣古廟會群眾基礎好,他們的情感就是農耕時期的真實情感,一直延續到今天,最為可貴!”
“培養和扶植這樣一種典型的春節文化,是對整體春節文化保護的重要支撐,也是很有價值的。”夏挽群說。(原標題:浚縣正月古廟會申遺很有希望)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淇河晨報 201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