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漯河旅游惹人“饞” 農民畫美名傳四方

2012/6/25 16:30:44 點擊數: 【字體:


漯河旅游惹人“饞” 農民畫美名傳四方

漯河名吃古今饞全國美食來搶灘  

    沙河、澧河匯集成今日的漯河市,歷史上曾是五條河的交匯處,屬南來北往必經之要地。北魏時已經建城,明朝時碼頭熙攘,清末時京廣鐵路穿城設站,民國時成為全國四大牲畜交易市場之一。為了天南海北商人的口味,古往今來,當地小飯館把牛、羊、豬肉做成了美味佳肴。如今,全市有大小食品企業7056家,直接從事食品工業人員11.2萬人,食品工業收入占市財政收入的70%多。作為全國唯一的“中國食品城”,漯河市的“吃”譽滿中外。

  漯河最有名氣的小吃是舞陽縣北舞渡鎮的胡辣湯。北舞渡鎮的胡辣湯起源于清道光年間,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現在又分為閃家、丁家、呂家和宛家四個專業大戶。在北舞渡鎮除了胡辣湯之外,杠子饃和小魚沖湯也小有名氣,特別是小魚沖湯,湯白魚焦,佐以香菜,使人胃口大開。

  另外,舞陽縣吳城鎮的熱豆腐和鍋盔也久負盛名,郾城區龍城鎮的豬蹄美名遠揚。此外,當地產的饞嘴鴨、驢肉、扒雞燒雞、炸醬面、熱干面、涼水粉、窩窩頭、手搟面令人回味無窮。

  自2003年以來,漯河連續舉辦了5屆中原食品節和2屆中國食品博覽會,全國各地的名優小吃更是搶灘登陸。如今在漯河市區,占地64畝、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總投資近2億元的中華名吃休閑街上,22家國內著名餐飲品牌引來食客滾滾。

  眾多展館免費開放許慎文化園賞奇觀

  記者從漯河市獲悉,國慶節期間,該市的許慎文化園、舞陽縣博物館、郾城許慎紀念館、臨潁縣陳星聚紀念館、楊再興陵園等一批展館將免費或減費開放。

  《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被譽為文宗字祖,許慎文化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在許慎故里漯河市,目前新擴建的許慎文化園占地面積10萬多平方米。舞陽縣博物館址設在古建筑群城隍廟、開元寺院內,現有三級以上文物900余件,種類包括石、陶、骨、瓷、青銅器、銅鏡、佛造像、磚、貨幣、書畫等。

  舞陽農民畫美名傳四方

  舞陽縣繪畫藝術歷史悠久,1987年有六件作品入選第一屆中國藝術節美術展覽,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高度稱贊。1988年舞陽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舞陽農民畫還赴我國香港及烏拉圭、新加坡、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參展,獲得極大成功,目前作為禮品已批量投放市場。臨潁縣繁城木器加工廠,是以民間工藝為主的木雕家具生產廠家,它以獨特的民間工藝手法贏得了海內外的盛譽,木雕家具暢銷全國并出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

  此外,臨潁王崗鎮的小辣椒、皇帝廟鄉的大蒜、龍云集團的無公害蔬菜,暢銷省內外。在食品餐飲特產方面,雙匯特色火腿腸,北舞渡胡辣湯料,繁城鎮牛肉,南街村方便面、調味料、巧克力棒,干河陳鄉小村鋪有機蘿卜、3515強人皮鞋軍警靴,臨潁草編制品,舞陽壁毯,源匯區刺繡等久負盛名。

  此外,臨潁南街村、漯河市源匯區干河陳鄉干河陳村獲選“首屆河南省特色文化產業村、鎮(鄉)”,其特色旅游、工藝品制作備受矚目。

  斗雞賽羊小豬跑民俗表演樂陶陶

  雙節期間,漯河市森林公園將舉辦多種民俗表演活動。斗雞表演,場地上多只斗雞進行你死我活的決戰。小豬賽跑,則是10多只小豬在觀眾的吶喊聲和銅鑼的催促下,過木橋,鉆涵洞,跨障礙,搶跑到終點。八哥學話大家也許都見過,可你見過“認錢不認人”的八哥嗎?場地里,一只八哥對游客拿出的錢來者不拒,不管數額大小,只要你手上有錢,它都毫不客氣地上前一嘴拿下。此外,斗羊、馴猴、馴狗表演也大放異彩。

  漯河市文化局局長魯鎖印告訴記者,雙節期間,漯河人民會堂還將上演大型聲光電特技下的雜技、民樂等多場晚會。

  天中大地靚雙節

  十一黃金周期間,駐馬店市夜晚將表演大型民間傳統焰火——確山煙花。被稱為中華一絕的確山鐵花又叫“打鐵花”,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

  駐馬店還有很多特色美食。確山板栗又稱“確栗”,以個大、粒飽、味鮮著稱,歷來受到國內各地果業的重視。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聲譽,遠銷中國港澳地區及東南亞各國。十一黃金周期間,正值確山縣10萬畝板栗成熟采摘時節。到群山連綿的確山縣游玩,上山采摘野板栗,到山民家的板栗園里幫采板栗,都別有一番情趣。另外,這里的山上有近千棵上百“歲”的板栗樹,百“歲”板栗樹上結的板栗,生吃熟吃都格外香甜。

  駐馬店的土特產也不少。上蔡桃核雕刻工藝品是“上蔡民間一絕”,已被省政府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我國民間,自古以來就有以“桃”為吉祥物,用其避邪的傳統。古詩就有“新桃換舊符”之句——就連桃符都被視為可以避邪的吉祥物,那么桃核本身自然更是避邪佳物了。清初,上蔡縣東岸鄉桃核雕刻工藝已初具規模;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岸鄉出現了桃核雕刻專業村。(原標題:漯河旅游惹人“饞” 農民畫美名傳四方)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報 2009-09-2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