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信陽特色旅游"茶文化節"

2012/6/27 9:24:51 點擊數: 【字體:


信陽特色旅游

茶文化節上茶藝表演  

    自1992年以來,河南信陽憑借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陽毛尖茶品牌優勢,成功舉辦了15屆中國信陽茶文化節。

  聚焦茶文化

  信陽歷屆茶葉節都在細節上做足"文章",通過組織招商引資、茶葉展銷、經貿、旅游、文化娛樂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給茶文化節帶來更多的創新,且每屆都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統計,僅15屆茶葉節(茶文化節)期間的商品貿易成交額就累計達98.47億元(包括合同成交和現貨成交額),簽訂經濟技術合作項目919項,共計總投資金額為346.82億元人民幣。這些招商引資項目的實施和基礎設施項目的建成,不僅提高了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改善了投資環境,而且為信陽經濟發展增添了充足的后勁。

  信陽產茶的歷史久、環境好、品質優。1987年,考古學家在信陽固始縣出土的古墓中發掘有茶葉,考證距今已有2300多年。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中把全國劃分為八大茶區,信陽歸淮南茶區,并指出:"淮南以光州(今光山縣)上,義陽郡(今信陽市)、舒州次……"北宋時蘇東坡稱,"淮南茶信陽第一。"信陽年平均氣溫15.1℃,年均降雨量為1134.7毫米,陽光充足,雨量充沛,云霧彌漫,空氣濕潤,非常適合茶樹生長,因此生產出來的信陽毛尖香高味爽。如此,1915年,信陽毛尖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1988年,龍潭牌信陽毛尖獲中國首次食品博覽會金獎;1990年,龍潭牌信陽毛尖又獲國家質量金獎。"正因為如此,我們以茶為媒,以茶會友,連續舉辦了15屆信陽茶文化節。"有關人員說。

  有關茶道專家稱,縱觀信陽毛尖生產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十分光明。信陽毛尖發展的核心是要抓好茶葉單產質量和效益的持續提高,盡快實現茶樹良種化,積極改造低產茶園,穩步發展高標準新式茶園,嚴格標準、精心采制茶葉,向機械化進軍。也可試行搞局部茶山特區,積極引進外資和高新技術,加快綜合開發,繁榮茶鄉。
         
    背景材料

  信陽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地跨江淮,位于大別山北麓、淮河上游,東與安徽毗鄰,南與湖北接壤,左扼兩淮,右控江漢,承東啟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稱。

  有人稱,"信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么說不是沒有道理的。信陽地處南北文化的結合部,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呈現出豫風楚韻的獨有特色。早在八千多年前,境內淮河兩岸就出現了相當規模的原始農業,保存著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和屈家嶺文化20多處。歷史學家司馬光就誕生在這里,相傳孔子周游列國的終點及子路問津處就在信陽。

  從有關部門的資料顯示來看,信陽資源十分豐富,全市已探明礦產地178處,其中大型礦11處,特別是非金屬礦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上天梯非金屬礦為亞洲第一大非金屬礦,總儲量7.3億噸,其中珍珠巖儲量1.2億噸,占全國儲量的50%以上;膨潤土儲量5億噸,居河南省首位;沸石儲量5600萬噸。另外,農林牧產品資源也很豐富,水稻、油菜、板栗、銀杏、茶葉年產量均居河南省之首,特別是信陽毛尖飲譽海內外,屢獲國內、國際金獎,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目前,全市有茶園100萬畝,其中可開采的65萬畝, 年產干茶2000萬公斤;8個產茶縣區的108個鄉鎮種茶,有21個萬畝茶鄉,千畝茶葉專業村達80多個。

  很多人認為信陽是個山清水秀,生態良好的地方。它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在信陽有很多群眾戲稱,"有山就有樹,有水就有城,山水相映成趣。"從很多旅游資料上可以看到,信陽有多處融山水風光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游勝地,有與北戴河、廬山、莫干山齊名的全國四大避暑勝地雞公山;有水面比西湖大70多倍的南灣湖;有全國獨一無二僧尼同寺的靈山寺;有天然溫泉療養勝地湯泉池;還有精忠報國、極富傳奇色彩的許世友將軍之墓。游客們稱,進入信陽,是車在山間走,人在畫中游。(原標題:信陽特色旅游"茶文化節")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2009-10-2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